第137部分(1 / 4)

小說:我家後院是唐朝 作者:想聊

不過,這都將是以後的事情了,他現在真正在意的是智慧人參與到益州的建設以後給他帶來的巨大影響,首先是農業方面,榮達在接手了莊園管理沒多長時間以後就被智慧人取代了,這是李愔衡量之下做出的決定,因為無論在技術還是管理方面,榮達都屬於原始級別,不能和他們同日而語,而因為智慧人的參與,培高技術和蔬菜大棚計劃順利開始實施,李愔也算是從無盡的百度搜尋中解脫了,有時候為了查閱這些技術資料,他不知道要死多少那細胞,而相比他那遲緩的速度,智慧人在復原培高技術和蔬菜大棚的同時還教出了一大批這方面的技術人才,這讓李愔真是汗顏無比,真正領會了科技就是生產力這句話。

而為了配合蔬菜大棚,李愔也把一樣新的東西搞了出來,因為蔬菜大棚裡沒有它不行,孵化小雞也需要它,炒菜做菜取暖同樣需要它,他就是陪著z國人度過了幾十年的煤球爐。

“殿下,這是第一批煤球爐,這是煤球。”王府裡,榮達讓幾個家丁把從桃園裡運來的煤球爐放在了李愔的面前,這種簡單的東西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佟玉自己就搞了出來,而煤球的一整套生產機械在李節的幫助下順利下了生產線,可以讓盛唐商會開始批次生產煤球了。

李愔打量了一下煤球爐和煤炭,基本和他以前用的沒有區別,在沒有液化氣,天然氣的情況下,這個是最好的加熱工具了,“這一個成本是多少?”李愔詢問道,他的打算自然是民用,價格太高就不行了。

“佟玉說一個成本得二十文錢。”榮達回答道。

“二十文!”李愔衡量了一下,一個普通百姓買起來還是很輕鬆的,他道:“那你和商會聯絡一下,告訴他們一個賣三十文。”佟玉計算的只是材料和人工成本,肯定沒有把運輸成本算在裡面,於是李愔又加了十文錢,這樣的話每個煤球爐還能賺個五文錢,煤球爐的利潤有限,他主要依靠後續的煤球賺錢,因為一個煤球爐可以使用個幾年,但是煤球是不斷要消耗的,也算是利薄多銷了。

“是,殿下!”榮達應了一聲,帶著人把煤球爐拿走,這批東西是王府的,新東西先在王府嘗試一向是李愔的規矩。(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六章 熱氣球!

煤球爐在王府試用了一段時間以後在益州市場上開始銷售,這種新出現的加熱取暖工具一出現就在益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僅是益州本地人,就是外面的商人也是擠破腦袋想買下一些帶回去,但是這個時候李愔又讓管思興頒佈了限購令,規定只有帶著身份證的益州本地人可以購買煤球爐,因為雖說桃園已經批次開始生產煤球爐了,但是面對大量的人口,桃園的生產力還是跟不上的,所以一段時間內,李愔只打算把煤球爐銷售給益州本地人。

至於其他地方的,只能等這邊的市場飽和之後再說了,面對李愔的舉措,一些外域商人自是很不滿,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們也是毫無辦法,只能等著開放銷售的那一天了。

在河東道呆了一個月有餘,佟年把河東道積累的煤炭全部運回來之後,把商人們的訴求帶給了李愔,“殿下,河東道採購煤炭的事情很順利,我們是大賺了一筆,只是商人們對我們的蒸汽船似乎很感興趣,以前殿下說過想要出售蒸汽船以彌補船廠的虧空,現在不知道能不能生產一些拿來銷售?”佟年從河東道回來之後把商人們的訴求告訴了李愔,不只是河東道,現在不少地方的商人都是打著主意想購買蒸汽船,因為這段時間他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種船的厲害之處,只是一會兒就能把他們的商船拉下一大段距離。

桃園的熱氣球駕駛技術已經成熟了,李愔本是打算去桃園嘗試一下坐熱氣球的感覺,畢竟在現代這熱氣球專案也是屬於貴族運動,但他帶著崔鶯鶯和蘇沫兒還沒出門,就遇到了迎面而來的佟年,聽佟年把話說完之後,李愔沉吟一下道:“嗯,可以銷售了,不過讓船廠生產一些低技術含量的給他們,我們的蒸汽船還是要保持優勢的。”

“這個老奴是明白的!”得到了李愔的許可。佟年趕緊說道,這樣一來盛唐商會又是來了一筆收入來源,而且這蒸汽船的出售價格絕對不會便宜,這樣肯定又是大賺,想到這佟年樂得合不攏嘴,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錢票。

見佟年站著傻樂,李愔道:“你來了正好。和我們一起去桃園吧,今天有一個新鮮的玩意。我們一起去體驗一下。”

佟年望了眼李愔的身後,崔鶯鶯,蘇沫兒,秦懷玉,朱由之,上官儀,鄭氏姐妹都在,心中訝異,不明白是什麼能把這益州的核心人員都聚集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