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此事之中未必沒有其他的隱情,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如果確有其事,趙頊一點都不會為難,直接殺了就是了。不管才能如何,辦事如何,只要忠誠方面出現問題,那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心慈手軟。
可怕的就是另有隱情,林昭是冤枉的,如此該如何處置呢?
如果林昭沒錯,那就證明事情是有人想要嫁禍陷害於他,李復圭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如此一來,支援李復圭的王安石必將會陷入其中,而信任王安石的自己也會被說三道四。
大宋朝的文臣們可都是很有氣節的,在皇帝面前的態度可是以堅決著稱的。文臣們在御前的禮節不是那麼拘謹,爭吵起來甚至連口水都噴濺到了皇帝臉上。
滿朝文武反對變法的人非常之多,皇帝趙頊本該是一個居中調停的權威的,可他卻直接偏向了王安石。大臣們反對變化,大多指責的是王安石,因為沒有人敢於直接指責皇帝。可實際上,多少還是對他有些不滿的。
要是給朝臣們一次這樣的機會,自己的處境必然會十分不利。
王安石所承受的壓力無疑會更大,變法的關鍵時刻,趙頊可不想變法派,尤其是肱骨之臣的王安石受到絲毫損傷。
趙頊不禁搖頭,王安石什麼都好,就是太過執拗,有人稱他為“拗相公”倒是名副其實。在李復圭這件事上,若非有他的參與,整件事情都好辦許多。或者說,他不從一開始就這麼堅定的支援李復圭,也不至於到現在的地步!
林昭和王安石之間選擇,必然是王安石分量更重。可林昭與李復圭之間,趙頊更想要保的可能是前者!
唉!如今的情勢,當真是麻煩!
還有就是西北的情況,李復圭還在慶州,這才是最麻煩的事情。之前為了顧念王安石的態度,沒有立即將李復圭革職,現在再想要順利讓其交出兵權可就難了。
趙頊現在最為憂心的便是這個問題!韓絳說的沒錯,是該派人前往接管,可是到底派誰前往呢?又是何種方式呢?
沉思許久,趙頊腦海中漸漸浮現出一個人影,此人前往應該不錯,想必事情會順利妥善解決。
慶州的事情有眉目之後,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