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自己掌管西北軍政,名正言順。但趙頊絕對不會坐視不理,以皇帝之尊,加以干涉,插手進來也在情理之中。
怨恨是無用的,趙頊不可能提前和自己商量,想通了也就釋然了。只是心頭卻多了一絲擔憂,王中正與劉仁軌註定不會聽從自己的調遣,趙頊這是要在西北釘一枚釘子啊!
不行,必須得想辦法把這顆釘子拔出來,想要做到倒也不難。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王中正在戰場上亂來,打亂自己的部署,甚至導致失敗。
聖旨可是讓他節制東路軍的,趙頊畢竟是皇帝,折克行與種諤不能明著完全抗旨。哪怕是陰奉陽違,也得應付著。
一個宦官,能帶兵打仗?哪怕他當初跟著王韶有些經歷,終究也只是個半吊子。折克行和種諤必定為難,若是抗命,趙頊正好有理由找自己和他們的麻煩。大敵當前,還不能與趙頊撕開臉皮。
若是執行命令,萬一要出個什麼差錯,導致戰局不利,該當如何是好?
趙頊真是卑鄙,如今看來,他只在乎自己這個心腹大患。討伐西夏能否勝利?三十萬西軍將士的死活,大宋西北的國防安全,在他眼裡都已經不重要了!
“李承,傳令折克行與種諤,按照原計劃進攻。至於王中正,見機行事吧,必要的時候可以抗命,有什麼後果,本王擔著!”
“是!”
趙昭表情凝重,命令以最快的速度傳去了綏州,希望來得及。但願王中正好好打仗,沒鬧出什麼么蛾子。
若有個什麼閃失,定讓他不得好死!(未完待續。)
第六四二章 大言不慚
從河東到麟州、再到綏州,這樣遠的路程,王中正只用了半個月。
除了中書省傳來的詔書,還有皇城司帶來的官家密詔,讓他火速趕到西北。王中正哪裡敢怠慢,急忙叫了劉仁軌,帶了兩萬人馬便渡河前往西北。
匆忙之間,以至於來不及徵發足夠的民夫。在西北崎嶇之地,要保證八萬大軍的糧草,再加上一些未知的情況,按理說至少需要調動十萬民夫。
奈何事出緊急,王中正只調動了不過四萬民夫便匆匆出發了,他對自己比較有信心,認為四萬人應該已經足矣應付西北的情況。
王中正很快就上岸了,折克行和種諤雖說都是忠於趙昭。可在秦王與官家沒有撕破臉皮之前,他們都是大宋的臣子,豈能違抗皇帝的聖旨?在秦王沒有另外的吩咐之前,他們只得笑臉相迎。
同樣是朝廷將領,哪怕王中正是個宦官,他們也十分尊敬。可是王中正卻不是個省油的燈,他以為自己是皇帝欽點之人,節制東路軍,自然高高在上。故而折克行與種諤面前,高調異常,態度很不友善。
折克行與種諤雖然滿腹怨氣,礙於王中正的身份,卻也不好說什麼。只得忍氣吞聲,維持算不上太過融洽的關係。
王中正背地裡對劉仁軌嘀咕道:“看吧,一點都不錯,西北的將領只知秦王,不知官家,簡直是大逆不道!”
“是是,要不稟明官家治他們的罪?”劉仁軌唯唯諾諾,是個擅長阿諛奉承之人。他知道王中正乃是官家的親信,這樣的人可不敢得罪,反而要多加巴結才是。
“那不行,如今在打仗,正是用人的時候,哪能輕易動他們?何況他們雖然有異心,可並無不軌之行動。”王中正嗓音殲細,陰陽怪氣道:“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留心觀察,收集他們圖謀不軌的證據。”
“是,屬下會留心的。”宋朝的武將沒什麼地位,在文臣面前抬不起頭不假,可是在宦官面前,如此卑微的還真是少有。不得不說,劉仁軌真是個恬不知恥的奇葩!
王中正道:“雖然目前不能治他們的罪,但是敲打一番還是很有必要的。”
“是,得給他們當頭棒喝,免得他們以為自己打了兩場勝仗,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劉仁軌立即出聲附和。
次曰一早,王中正便召集將領,宣佈要加快速度,趕在十月半之前攻克鹽州。如今已經是九月中的天氣了,一個月的時間,攻克銀州、夏州、石州等外圍城池,然後在攻破西夏東部軍事重鎮鹽州?
可能嗎?
眾人心中都難免質疑,覺得新來的這位王中官有些著急了。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折克行作為原來的東路軍主將,勸說道:“王公,銀州與夏州都是西夏重鎮,不可艹之過急,還是按部就班,穩紮穩打比較好。”
“兵貴神速!”王中正不悅道:“如今已經是深秋,再過不久,西北的寒冬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