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武漢會戰 作者:向前

雙方主要作戰目標的一次大戰。

武漢會戰曾經創下了三個〃之最〃,即規模巨大之最、千里戰線漫長之最與傷亡人數眾多之最。

此次會戰,中日雙方都志在必得,全力以赴。據統計,先後共有將近130個師的中國軍隊投入戰鬥,而40多艘水面艦只、上百架作戰飛機也分別在長江之上、長空之中與侵略者展開了激烈搏殺。中方作戰人員共計約110萬人。

此外,蘇聯援華空軍志願大隊也參加了武漢上空的爭奪,創下的不俗戰績和展現出與中國軍民肩並肩浴血奮戰的國際主義精神,也成為此次會戰中的一大亮點。

日軍方面,繼太原會戰、徐州會戰之後,企圖透過武漢會戰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一舉征服中國,為此調集了為數不少的陸軍作戰師團。其中,在一線直接作戰就有12個師團,此外,還配合以空海軍作戰部隊以及毒氣戰等特種作戰力量和其他作戰保障兵力,共組成了兩個作戰方向集團,內含主戰坦克300餘輛、各型火炮1500餘門、作戰飛機500多架以及作戰艦船超過120艘。日軍一線作戰部隊計超過30萬人,二線支援保障性作戰部隊也達數十萬。根據戰後發現的大本營陸軍部檔案,〃(日本)陸軍為漢口作戰傾注了全力〃,以至〃沒有應變之餘力〃,當時在日本本土僅保留的一個近衛師團作為戰略預備隊,在會戰開始後也根據指令,作好了隨時開往戰區支援的一切必要準備。

會戰在武漢三鎮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河南、安徽、湖北、江西等省廣袤地區皆系激戰之處,為抗日戰爭爆發後戰線最長的一次戰役。會戰共持續4個多月,陸海空立體展開,陣地戰、運動戰、殲滅戰、游擊戰、空中作戰、特種作戰等各種作戰樣式穿插其間。

數月之間,華中大地上,10餘萬日軍或傷或亡,不少作戰部隊傷亡慘重,甚至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中國軍隊為保衛武漢三鎮也付出了血的代價,傷亡總數超過20萬。中國軍人特別是基層官兵浴血奮戰、寸土必爭,向世人展現了一幕幕誓死抗擊外敵入侵的壯烈戰鬥畫卷。

武漢會戰雙方的基本部署是,日軍兵分兩路來犯,一路以第11軍為主力,沿長江兩岸溯攻,該方向為主要進攻方向,而另一路以第2軍為主力,從大別山方向助攻武漢地區。此外,日軍大本營還調集了大批航空和水面作戰兵力協同陸上作戰。而中國軍隊則依託大別山、鄱陽湖和長江沿岸既設陣地,分別由李宗仁率領的第5戰區主力兵力和陳誠帶領的第九戰區主力兵力在江北和江南組織堅守防禦作戰,另以第一戰區和第三戰區部分兵力在戰場外圍地區實施配合性作戰。

//

中國軍隊的作戰部署(1)

東孤嶺陣地上的日軍追擊炮陣地

會戰在即,武漢會戰中方統帥部對日軍的作戰計劃進行了預先研究和判斷,結果認為,日軍最可能採取兩種作戰方案,一種是〃避開九江的正面,以主力向星子附近登陸,進犯南昌指向長沙與岳陽、蒲圻、咸寧,遮斷粵漢鐵路,以大迂迴的戰略行動來包圍武漢〃,另外一種進攻武漢的方案,由於花園口出黃河決口,對日軍自武漢北面來犯受阻,因此進攻很可能取〃溯江直上〃之勢,即沿長江兩岸取〃大包圍〃的態勢,其中一路沿長江兩岸,在優勢空中水面力量配合下,自東向西向武漢地區進攻;而另一路則〃由皖北分道西犯,截斷平漢路;突破大別山,以進逼武漢〃。

第一案〃在戰略上的收效較大,但必須5個師團以上的兵力,才能保持遙遠的後方聯絡線〃,而後案雖必須強攻硬打,傷亡會比較大,但〃使用兵力可較少,與後方水道交通聯絡的安全和補給亦較便利〃。

從會戰經過看,上述預測基本符合實際。根據戰後發現的日軍一份名為《大本營的作戰設想和現地軍的調整》檔案披露,徐州會戰結束之後,日軍大本營在籌劃向以武漢為中心的華中地區腹地展開進攻時,最初〃計劃以一個軍沿京漢線南下,一個軍沿揚子江進攻〃,但該方案經過綜合考量最終被放棄,而改以〃主力軍沿淮河進攻大別山北面地區,以一個軍沿揚子江進攻〃。其最大理由在於兵力使用較之原來為省,且〃利於華中派遣軍統一指揮作戰〃。

根據研判結論,國民黨會戰指揮部制定的會戰指導要點是,〃為達成保衛武漢,長期抗戰,爭取最後勝利之目的,應以一部配置沿江各要地及南潯路線,以主力控制於德安、瑞昌以西及南昌附近地區,側擊深入之敵。無論如何變化,我軍務立於外線作戰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