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1 / 3)

小說:明亡清興六十年 作者:冬兒

:“此陣有前權,而無後守,可破也!”(計六奇《明季北略》卷一八)

我解釋一下,“權”是個軍事術語,“有前權,而無後守”就是說把重點集中在前頭,而後面的防備薄弱。通俗來說就叫“虎頭蛇尾”。這是因為洪承疇要把兵力集中起來逐步往前推進,他考慮後金軍隊前頭打援,就把重點部署在前面。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在指揮這樣重大的戰役時,中軍、前權要強,後守也不能弱,左翼和右翼要並重,前、後、左、右、中都要有部署。洪承疇是接受了楊鎬失敗的教訓,不分兵、前權佈置是其優勢,但他沒有意識到,後守薄弱就是其弱點。人以長取勝,以短取敗。三國時,關羽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結果以驕傲取敗;張飛善待士大夫而鞭打士卒,結果被部下所殺。《三國志》評論說“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洪承疇的長處很明顯,就是不分兵,前權佈置得很好,但是後守是薄弱環節。

皇太極召集諸王貝勒會議,定下對策:

第一,包圍主力。明軍以步兵在松山城北和乳峰山之間設立七個營,以騎兵駐松山東、西、北三面,合步騎兵,號13萬,部署嚴整。於是,皇太極將主力部隊部署在松山與杏山間,烏欣河南山至海邊,“橫截大路,綿亙駐營”。並於錦州至海之間,掘三道大壕,各深八尺、寬丈餘,包圍松山明軍,並切斷其松山、杏山之間的聯絡。

第二,前鋒打援。皇太極之作戰佈署是:圍錦打援——將原重點圍困錦州的兵力,轉移到重點打擊援錦明軍。這就由松山、錦州明軍對清軍的包圍,轉變為清軍對明軍的反包圍,即將洪承疇率領的13萬大軍,包圍在松山一帶,使錦州、松山、寧遠,彼此孤立,無法互援。清軍由被動轉向主動。

第三,斷敵糧道。洪承疇統率13萬大軍的糧道被清軍切斷。這引起明軍的恐慌。

第四,退路設伏。派精兵伏於杏山、連山、塔山及沿海諸要路。特別是在明軍退往寧遠必經之路——高橋,預設伏兵,等待退敵。

洪承疇率領13萬大軍,環松山立營,圖進解錦州之圍,卻退無迴旋之地——自斷與後方杏山、塔山、寧遠等城的聯絡。皇太極觀察洪承疇陣勢,決定掘長壕,斷糧道,使之陷於絕境。

洪承疇針對皇太極的作戰部署,立即召開軍事會議。洪承疇沒有采納馬紹愉“乘銳出奇擊之”、張鬥“防其抄襲我後”的用兵建議。他還說:“我十二年老督師,若書生,何知耶!”(《崇禎實錄》卷—四)就是說,我已經做了12年的督師,你們這些書生,懂得什麼!

洪承疇見清軍“環松山而營,大懼。欲戰,則力不支;欲守,則糧已竭。遂合謀退遁”(《清太宗實錄》卷五七)。當夜,洪承疇等欲收縮兵力,企圖聚兵,突破重圍。

崇德六年即崇禎十四年(1641年)八月二十日,明清兩軍,列陣大戰。接戰良久,矢飛炮鳴,殺傷相當,未分勝負。皇太極先派阿濟格率軍進攻塔山,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的12堆儲糧。其時,明軍糧食被搶奪,退路被截斷,因為無糧秣,而氣挫勢窮。洪承疇擔心明軍步、騎兵被分割,將步騎數萬之眾,收縮在松山城內。

二十一日,洪承疇見形勢嚴峻,召開會議,共謀對策。他對八總兵等諸將說:“當各敕厲本部,與之力鬥。餘身執桴鼓以從事,解圍制勝,在此一舉矣!”(《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五)但是諸將意見不一。洪承疇又對諸將說:“守亦死,不戰亦死,若戰或可幸萬一,不肖決意孤注,明天望諸君悉力。”(談遷《國榷》卷九七)明軍面臨強敵,又缺乏糧食,多主張“回寧遠就食”,以圖再戰。於是,洪承疇放棄解錦州之圍的計劃,決定分兵兩路,半夜突圍。

當夜,明總兵王樸“怯甚”,尚未到約定突圍時間,率領部眾,已先逃遁,以致明軍大亂。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等,馬步爭馳,自相踐踏,弓甲遍野,屍橫滿地。洪承疇等人突圍未成,退守松山城。衝殺出去的明軍,遭到截擊,傷亡慘重。總兵吳三桂、王樸等逃入杏山;總兵馬科、李輔明等奔入塔山。當吳三桂、王樸等沿海邊逃跑時,清軍迎頭截擊。數萬明軍,東有大海,後有追兵,盔甲遍野,潰不成軍,“赴海死者,不可勝計”(《清太宗實錄》卷五七)。當時正趕上潮水大漲,全軍盡沒,只有200餘人逃脫。後僅白廣恩、曹變蛟、王廷臣敗入松山,與洪承疇及其萬餘殘卒,共守松山城。

清崇德年造“神威大將軍”火炮

二十四日,皇太極命設伏於高橋大路。逃入杏山城的吳三桂、王樸等,率殘部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