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命到達鳳州後,眾人皆是一片歡喜,侯大勇則是又喜又愁又憂,
喜的是從廣順三年以來,年年在升官,現在成為節度使,掌握了一方軍、政大權。另外,柴榮在下詔同時,還來了密旨,要求侯大勇牢牢守住三州,不讓吐蕃人、党項人和蜀軍對大周側翼的形成威脅,得到當令陛下的重視,當然也值得高興。
愁的是到了大周后,每一次都是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調到另一個地方。剛把滄州侯府建好,就調到大名府;眼看鄭州侯府已經象模象樣了,又被任命為雄勝軍節度使,來到了鳳州。
侯大勇到了鄭州後,施行了很多措施,比如難民墾荒、中牟縣的淤田工程,真正要有明顯效果還需一到兩年的時間,“不知誰是繼任者,憑白撿了一個落地桃子,這兩年的考績肯定是優。”
憂的是雖說升到節度使高位,但是離權力中樞卻越來越遠。在侯大勇不太清晰的記憶中,柴榮收回關中故地後,緊接著就發起了征伐南唐的戰役。趙弘殷、趙匡胤和趙匡義父子三人都在南征隊伍中,趙家父子都立了功勞,南征戰役結束後,趙匡胤好像就當了殿前司都指揮使,併兼任節度使。
“難道,趙匡胤奪權真的是歷史必然,我無法阻止。”鳳州戰事激烈的時候,侯大勇沒有時間來想這些問題,現在戰事結束,面對如此形勢,這些問題自然又跳出來,並且盤踞在侯大勇的大腦裡,讓侯大勇不得安寧。
鳳州扼秦隴要衝,素有“秦隴鎖鑰”之稱,與其說是個城市,不如說是軍事重鎮。城市破爛,較之中原腹地的鄭州、大名府,從城市規模、人口、繁華程度等諸方面來說,都差得太遠。街上的行人,多穿粗布衣服,男人身上都帶著刀子,相貌氣質和鄭州全然不同,很有幾分粗豪和悍勇,間或還有穿著吐蕃、党項等異族服飾的漢子在街上上穿行。
侯大勇當上了雄勝軍節度使,原蜀朝鳳州節度使王汾的府第,自然就作為侯大勇在鳳州的暫居之地。王汾是個會享受的人,雖說鳳州城破敗不堪,但絲毫不影響王汾把他的府弟建得規模巨大,氣派非凡。
雄勝軍節度使轄鳳、成,階三州,為增強三州軍力,更有效護衛西部邊陲,根據柴榮命令,護國節度使、永興節度使、靜難節度使和鳳翔節度使各調邊軍二千人,劃歸侯大勇指揮。
最先到達的是二千鳳翔軍。侯大勇知道各節鎮不會傻到挑選自己精兵強將給自己,但看到二千人隊伍之時,仍然吃了一驚。這二千鳳翔步軍,從年齡上來說,全都可歸於老兵行列,無數花白鬍子在隊伍前出現;從武器上來看,只有少量軍士有弓箭,更別提手弩、床弩,軍士有的跨著腰刀,有的手持長槍,還有的拿著大棍子,更有甚者,一名軍士竟然手持農家所用的四齒釘耙。侯大勇看了哭笑不得,本想問那名軍士看過《西遊記》沒有,但看到軍士花白的鬍子,一臉忠厚的相貌,也就沒有說出口。
十幾天後,另外六千步軍也到了鳳州,情況和鳳翔軍相差不多。看到這八千軍士,侯大勇暗暗叫苦,“天啊,就讓我用這八千老兵,對付吐蕃人、党項人和蜀軍。”
侯大勇當上節度使之後,石虎被任命為階州刺史,鎮守鄭州的山宗元被任命為成州刺史,錢向南被任命為成州刺史,郭烔被任命為都指揮使,何五郎被任命為副都指揮使,統領黑雕軍三千人馬,王江、陳仁義則分別被任命為步軍都指揮使,各領二千五百人的步軍。
黑雕軍也進行了重新編隊,三千人分為六營,五百人為一營,仍沿用以前黑雕軍虎、豹、狼、營、熊的編制,侯大勇從黑雕軍軍士中提拔一批年輕軍士擔任各級指揮官,王敬業被任命為虎營校尉,陳猛被任命為獅營校尉,朱偉被任命為豹營校尉,劉世緒被任狼營校尉,鐵川源被任命為熊營校尉,神箭手劉黑狗在守衛張家關時作戰勇敢,立了功,當了隊正,手下也有五十個軍士了,這讓他神氣得不行。
剛剛把軍隊重新編隊,還沒有開始訓練,階州就傳來了緊急軍情,一股吐蕃盜賊,從白龍江南下,進入了階州境內,已經橫掃了好幾個村子,村子裡的人、財、物全部都搶,老百姓叫苦不迭。
石虎當上了刺史,還沒有來得及過官癮,便遇到緊急軍情。他對吐蕃並不瞭解,只是略知一二。石虎聽說只有數百吐蕃人,便有些輕敵,沒有動用五百黑雕騎兵,而是讓副將楊義深帶著二千步軍,去圍剿這一夥吐蕃盜賊。
因為階州直接面對吐蕃和蜀國,侯大勇便把三千軍步軍全部交給石虎,石虎是黑雕軍創始人之一,在黑雕軍中威信僅僅次於侯大勇。石虎見了這三千步軍,直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