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1 / 4)

小說:黃沙百戰穿金甲 作者:套牢

�丫�ソサ叵蛭魘竇�幔�灰�魘裾�ń徊懷鎏潑牛�陀辛碩�值睦磧傘�

劉成通一行極為順利,到了成都郊外之時,已是初春季節,天上下著靡靡細雨,道路旁的新葉綠得新嫩,就如小孩的面板一樣。從高山深谷來到了一馬平川的平原,其中的感官刺激讓劉成通格外深刻,望著成都府地城牆,不由得恢復書生本色,詩興大發,呤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一輛輛花紋精美、顏色鮮豔的精緻馬車從成都府出來,不時從車內傳出女子的笑聲以及錦軟蜀音,車上之外透過車窗,望著滿是風塵之色的劉成通,盡皆露出不齒之色。劉成通知道誰是真正的強者,並不理會這些馬車中射來的不屑目光,他心平氣和地帶著馬隊向成都城靠近。

對於西蜀來說,大周是強敵,也是充滿著攻擊性的敵國,數年來,大周都沒有使節到西蜀,此次大周突然派禮部侍郎劉成通到成都,西蜀君臣皆摸不清頭腦。

在城外迎接大周使節的,是西蜀的禮部侍郎,他是一位面色蒼白、眼神有些迷離的中年人,他的屬下全部在亭子裡站著,而他則躺在馬車上,銷魂一夜,耗盡了他的精力。亭子裡坐著一位身穿便裝的漢子,他沉著臉,望著官道遠方。

“李將軍,來了。”

便裝漢子劍眉微抬,仔細看了看不遠處的馬隊,然後道:“去稟報孟侍郎,大周使節來了。”馬車中的中年人正是禮部侍郎孟升,他微眯著眼睛,道:“知道了。”等到大周使節來到了面前,孟升這才懶洋洋地下了車,馬車外陽光刺眼,他就用手搭在眉頭上,沒精打采地看著大周使節。

大周馬隊停下來之後,隊伍最前面的劉成通翻身下馬,走到涼亭子前,郎聲道:“我是大周正使,禮部侍郎劉成通。”西蜀孟升上下打量了一番黑不溜秋的劉成通,臉露不屑,半天才道:“劉侍郎遠來辛苦,我是大蜀禮部侍郎孟升,請跟我進城吧。”

坐在涼亭子的漢子也站起身來,他冷眼看著兩位禮部侍郎,心道:“大周果然是虎狼之國,連禮部侍郎都有久歷沙場的凜然之氣。”

劍指秦川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南下之路(二十七)

更新時間:2008…12…29 15:30:26 本章字數:3166

大周使節劉成通到了成都以後,西蜀國主孟昶不知使臣所來何意,索性把這些使臣晾在一邊,先銼其銳氣,然後再見面不遲。

於是,除了禮部侍郎孟升偶爾露面,大周使節就在客房內無所事事,劉成通倒很沉得住氣,既來之,則安之,每日到西蜀禮部衙門去催問一次以後,就帶著手下週遊在成都府,成都府少經戰火,繁華之處猶過大梁城,使團眾人似乎皆沉醉於成都府的風光與美酒之中。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歧“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義,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併巴蜀。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陽建制修築城垣。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刺史部,四川在成都置益州刺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

西漢之時,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人口達到8萬戶,近的40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王褒是當時最有名的學家。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

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

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