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突厥兵已經攻上牆了,李公子提劍率兵殺上去勇不畏死,又把牆奪了回來”
“誰家李公子?”薛崇訓問道。
信使道:“名諱李適之,宗室之後。”
這小子實在太偏門,薛崇訓對歷史上“四明狂客”這種名號也記不住了,愣是沒想起是李家哪一脈有個叫李適之的人才。他便轉頭看向二齡。
張九齡不動聲色地說道:“太宗曾孫,常山愍王(李承乾)孫。常山愍王在太宗時任太子欲奪位,遂被罷了皇儲,那一脈便一蹶不振,後來在各朝亦不得志。”
果然還是張九齡這種一門心思走仕途的人才對當代政|治了解得很深,各種細節都記得清楚。
“哦瞭解了。”薛崇訓點點頭。
那信使還未盡興,將李公子如何暫領軍權,如何號令諸軍佈防作戰,各種大小事都滔滔不絕地說了出來,甚至可能有的“故事”還是道聽途說真假難辨。
他說得起勁,但薛崇訓的表現並不熱心,只是微笑地聽著,既不打斷別人的話也不誇讚。
薛崇訓顯得很有耐心,接待完了信使又讓他們飽吃飽喝一頓才叫他們下去安頓。這時天色已很晚了,諸幕僚將帥也告辭各自去歇息。
帳外月黑風高,沒有下雨,但天上一顆星星也看不到。張九齡與王昌齡一路,忍不住輕聲說道:“那人的遠見也不過如此,畢竟歲數太小經歷有限。”
王昌齡自己的年齡也比較小,聽罷心下有些不快,便說道:“城破了命都可能丟,估計也沒辦法的事。”
第四十二章 訣別
又是一個陰天,天空灰濛濛的。就連綠色的草地也彷彿蒙上了一層髒兮兮的朦朧不清的灰塵,大草原上鋪天蓋地的軍隊猶如海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