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2 / 4)

小說:天可汗 作者:貓王

爽。

但殷辭說到薛仁貴時就難避開大非川之戰,說起來眾人都跟著一陣扼腕嘆息,從那之後唐朝騎兵的閃擊戰術就好像沒那麼好用了。

“兵貴神速還是要馬才行,幸好咱們前兩年在積石山之戰中獲勝,保住了隴右大片適合馬場的地方,否則重振當年威名更是困難。”殷辭若有所思地說道。眾將紛紛點頭稱是以為然。

說著閒話,不知不覺之間天已泛白,殷辭便下令整隊繼續啟程。營地上很快就熱鬧起來,將領的吆喝和叫罵聲不絕於耳。

中軍認為戰馬剛歇過馬力較好,便下令全軍騎馬前行。走了小半天又下馬步行,因為步軍一人只有一匹馬,沒有副馬二副三副換乘,大夥就只有走路當換馬了。

兩晝夜時間裡,神策軍沒天行軍時間達十個時辰以上,終於按時進入了岐州地界。殷辭下馬仔細看著大路一旁的標識石碑時,神情已經激動起來,大喊道:“咱們神策軍可以兩日奔襲三百五十里!”

疲憊不堪幾乎亂不成軍的將士風塵僕僕的臉上也紛紛露出了興奮,大夥兩天沒有睡過好覺沒洗臉收拾,和剛出長安時的軍容已判若兩軍,但看起來興致仍然很高。他們不是去打仗,不管怎樣能按時以這麼快的速度到達已是相當不易了。

“就地修整,稍後整隊開拔到岐州城!”

晌午時分全軍勉強保持了佇列到達了岐州城外,只見視線內城牆房屋倒塌無數形同廢墟,果然慘不忍睹。長史已提前得到了諮文,知道長安有一股人馬要來救災,但是他們忽然被報知兵馬已經到達城外時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城中官吏軍民出來了不少迎接援兵,長史見到殷辭之後終於忍不住問:“你們是從長安來的?”

殷辭掏出一份兵部公文道:“兵部令,神策軍即刻調往岐州協助地方軍民救災,兩日之內到達彼地不得有誤!”長史動容道:“咱們正缺人手,來得正好。”

“事不宜遲先動手挖人,入夜後再與長史因時宜決定下面的安排。”殷辭道。

“將軍所言甚是,一塊兒辦罷。”

殷辭回頭對眾軍道:“兄弟們雖精疲力竭,但廢墟之下尚有百姓人命,出發!”

城外一陣呼喊聲,人們強打起精神扛著鐵鍬等工具向城中行進,殷辭等又召集部將分工幹活,軍令一下各部各司其職,比起長史那幫人明顯有秩序效率得多。

眾軍列隊跑步進入城門後只見四處都是悲慘之象,活下來的百姓在土堆廢墟上一面哭一面挖,有的正跪在屍|體旁奧陶大哭,一片混亂。將士們見此狀況也是心有慼慼,跟著各自的將帥忙著幹活去了。長史獲得殷辭允許之後,組織沒力氣挖土的老人婦人收集神策軍剩下的口糧,架起土灶熬粥救濟活下來的人,讓他們聚集在粥棚附近領食物,又勸說把家人的屍體儘快掩埋以免發生瘟疫。

長史對殷辭說道:“城中有官倉但因房屋倒塌被埋在了下面,雖然前兩天下了一陣雨,不過挖起來應該還能吃,起碼能讓城中百姓不至於餓死不是。”

殷辭道:“明日一早去辦那事,如果糧食不夠也有其他辦法,朝廷已下令周圍郡縣開倉放糧,到時候徵發民丁把驛道修好,再向岐州運糧便可。”

“朝廷政令暢通愛護百姓,真乃國家之福也。”長史嘆道,“此事過後我一定寫篇奏章詳細描述城中之事。”

第三十九章 大哭

晚春的風吹拂著萬物,晉王親王國的景象一片生機勃勃。石徑兩邊的樹木蔥蔥郁郁,水岸的柳枝青青翠翠;鳥雀在林間唱歌,馬兒在水邊飲水,山水園林之間的建築佈置其中古色古香的十分漂亮。

最大的一片建築區便是正面的二層建築主殿“風滿樓”,這裡也是薛崇訓及其主要幕僚常呆的地方。此時薛崇訓就正在裡面的一間書房裡待著,這段時間宮裡也不能去,除了宅在家裡也就只有到親王國活動了。

他望著木料鑲牆的“借景窗”外面思索著一些問題,滿腦子想的最多的人自然就是太平公主。對於太平公主的感情他是又愛又怕確實是有些怕她,因為薛崇訓敢對付她的話就會遭到主流輿情的譴責,不忠不孝大逆不道是跑不掉的;反過來太平公主如要對付自己受到的壓力卻要小得多,甚至可以透過忠於李唐而大義滅親的藉口來化解。雖然薛崇訓不認識她會那麼做,不過其中干係他還是很明白的。

此刻薛崇訓的情緒十分複雜凌亂,彷彿人都矛盾的兩面組成的,他一面對快要到手的獨裁大權感到可惜,對野心的暫時熄滅感到失落消沉;同時隱藏在心底的軟弱的一面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