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這岳母和正妻其實都是李隆基那邊的人,她們和李隆基的親戚關係可是要近得多孫氏的先夫李妍兒的先父李成器便是李隆基的親兄弟,一個爹媽生的。
他便脫口問道:“我去和李三郎打仗,愛妃希望誰贏?”
孫氏一聽怔了怔,剛開口說話時,薛崇訓忽然很沒尊敬態度地打斷了她的話,看著李妍兒的臉道,“沒關係,你就說實話便成。咱們在家裡也不談朝政,不管三郎在做什麼事,他始終是你的叔父,我是講道理的。”
不僅是叔父,而且以前李隆基很慣這個長兄的女兒,對她千依百順要什麼給什麼,李妍兒那些驕蠻的性子多半不是她父母慣的,卻是那幾個伯叔給寵的。
果然李妍兒有些犯難了,不知該怎麼回答她倒不是傻,女孩子長大了變化很快,今年的李妍兒比去年又懂事多了;可李妍兒比起孫氏來卻是單純多了,她平日很難口是心非地說謊,一時叫她說點好聽的假話,還真開不了口。
短暫的沉默之後,薛崇訓的心下一陣犯涼。他口上雖然說沒關係,可心裡卻是控制不住的難受,這都養了一年,還沒養家,難道胳膊肘還得向外拐?
他難受之下心道:雖然自己並不認為李隆基這次有多大的勝算,但假設他贏了,重回長安掌權執政,自己作為失敗者之後恐怕李隆基會將薛家武家的幾兄弟全部趕盡殺絕,然後把李妍兒改嫁了
唐朝可不興婦人守節那一套,別說亡夫改嫁,離婚的都有。李妍兒是皇室宗親,再嫁一點問題都沒有。
薛崇訓心下鬱悶,自己為什麼要問這樣一個自找沒趣的問題?或許是這幾日精神太過緊張,與人相處時有些失常了。他強自露出一個笑容,故作輕鬆道:“愛妃不願意回答便罷了,就當我沒問便是。”
李妍兒無多心機,聽罷也是神色一鬆,露出笑容眼睛眯成了月亮彎一般可愛的樣子來,點頭道:“嗯!我真不知道怎麼說呢,郎君不問最好啦!”
一旁的孫氏神色頓失黯然,沒好氣地看了一眼李妍兒,默默地埋頭繼續吃飯。
薛崇訓起身道:“我還有一些公務要去隔壁找王昌齡商議,你們慢慢用膳,我先告辭了。”
孫氏柔聲道:“你還沒在長安呆多久又要出京,車馬勞頓很虧身體,趁還有些時日多休息調養,晚上早些回家罷。”
薛崇訓抱拳道:“是。”
雖然孫氏現在無權無勢,完全仰仗薛府的庇護,但薛崇訓看在李妍兒是正室一家子的份上,平日對她仍然以禮相待,頗為尊重。
薛崇訓從房裡出來,沿著長廊往南邊的洞門口走,秋風一吹讓他頓感有些淒涼,大約是與心境有關。此時他有些想念起母親來了,感嘆什麼親戚也比不上一家人的親情那般實心。
他出門之後果真去找王昌齡說話,倒不是真有什麼正事,而是因王昌齡一直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地留守王府官邸,薛崇訓便趁空去噓寒問暖兩句。這兩天他反倒空閒下來了,要做的只是等待張五郎殷辭他們到京。
薛崇訓不需要擅長打仗或是擅長某事,只要弄得明白,誰有什麼能耐誰靠得住,然後把那些人用到適當的位置上便可。
第二十三章 教說
薛崇訓到隔壁的王府官邸見了王昌齡之後,天色已晚,他便叫王昌齡不必留在府上,回家去看看。薛崇訓自己也回家準備歇息了,回到宅中,只見屋簷下道路旁都點著燈籠王府夜色中輝煌的燈火和往來的丫鬟奴僕,是他現在富貴得志的體現。
內宅的瑣事他從來不過問,徑直便往自己住的那片建築群走,從連通內外府的一道偏門進去,正好在長廊旁邊,雨天走這邊連傘都不用打。沿著長廊走到盡頭,薛崇訓的起居之處便在那片高低錯落的建築裡。
他走到門口,待一個丫鬟拉開門,便走了進去,毫無忌憚地喊道:“裴娘、董氏?今天誰當值,打水進來我洗腳。”作為這處府邸的主人,他愛怎麼喊就怎麼喊,想新增什麼毀壞什麼全由他作主。
可喊了一聲不見動靜,不知道侍候的人跑哪去了。
暖閣裡的孫氏聽得薛崇訓的聲音,頓時回過神來,對李妍兒說道:“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晚,我得回去了,妍兒要聽話,照娘教你的說,明白麼?”
李妍兒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母親點點頭,現在她彷彿更加懂事。
孫氏剛站起身來要往外走,忽然又站定,沉吟道:“薛郎要是見我和你說話到現在,肯定能想到什麼都是我教的這可如何是好?”
她皺眉遲疑片刻,看了一眼東面的一個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