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部分(3 / 4)

小說:天可汗 作者:貓王

來,“張說的人彈劾我,大多時候只論事,回想起來多少有點分寸。況且他在前唐時就投了太平公主,皇上也很倚重他的”

第二天一早,大臣們去內朝轉了一圈沒見到天子,然後各回各衙,宰相們則回到宣政殿旁邊的政事堂,上午首先閱覽奏章。按照正規流程,朝廷和地方的奏章先交由尚書省官員閱覽,然後交由門下省審議,最後才由中書省交由皇帝批閱。但是自唐朝到晉朝權力格局已經有所改變,尚書省的大員同樣掛著中書門下的官銜,所以流程就更簡潔了,幾個宰相看完就等於三省閱覽審議,直接往北面遞;不過晉朝的朝局比起前朝又有一番不同,多了個不屬於三省六部的內閣,這奏章還得過一遍內閣。

楊思道的奏章昨天就閱覽過了,今天早上要討論,弄出個處理的法子出來才送宮裡,如果皇帝認為大臣們的處理辦法不錯就批覆“准奏”。

遇到這種有爭議的摺子,因為政事堂幾個大員的立場不同,多半都是要扯皮的,最後怎麼搞一般看誰的人多,要麼就是張說拍板,他是中書令。首先是李守一出來罵一通,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這老小子就是個憤青,一臉為民做主的調調;然後戶部尚書劉安覺得地方官吏執行不力,應先予以警告,之後還不能政令通暢就拿一些人查辦。

兵部尚書程千里經常打醬油裝深沉一言不發,張說看了蕭至忠一眼,老蕭就語重心長地說:“諸公可知民間有個傳說叫孟姜女哭長城?百姓認為去修長城是九死一生,徵丁不順利是情理之中,咱們應該讓地方上的人想辦法勸導,而不是一味地逼迫。逼反了,誰來負責?”

竇懷貞也不甘落後,面有神秘的樣子:“皇上這兩天在做什麼?自打吐谷渾的宮女到長安,皇上就寵愛有加,大夥都知道的。既然這樣,吐谷渾請旨朝廷調北庭河隴精兵五萬南下的事兒多半就成了!明年開春西北軍費開支龐大,要是河北咱們自己又逼出事兒來,諸位是嫌天下很安定了不是?”

“皇上寵信哪個女人,和國政有什麼關係!”李守一很看不起竇懷貞的做派。

竇懷貞同意鄙視地看了一眼李守一那亂糟糟的鬍鬚和皺巴巴的官服,沒好氣地說:“不信咱們走著瞧咦,我說李相,您這話的意思是不用怕逼反河北百姓了?剛才您可是另一番態度,您究竟怎麼個看法?”

“別爭這種口舌之利,毫無益處,咱們就事論事。”張說抬起手掌平復他們的口角,他看了一眼李守一心裡忍不住泛出一絲不快。李守一這廝怎麼那般遭人嫌呢?張說覺得他比常常和自己意見不合的劉安還要惹人嫌,瞧瞧人家劉安才在朝裡當多久的官,老家修起豪宅京裡兩座園林宅邸,家裡隨時二十多房妻妾侍候著,什麼都有了,不是照樣是能臣賢臣?千里做官誰不圖點財,政事堂權力那麼大誰的屁|股都不乾淨,偏偏李守一這廝一副窮酸相,故作清高讓所有人都很不舒服。大家都又沒說不準你撈,你堂堂一個宰相,多少人求爹爹拜奶奶都想給你送房子送錢送女人,張說算是服了他。

程千里一直“嗯”“唔”點頭,張說想著自己已經有三個人意見統一了,再拉程千里表態,四個人意見一樣這事兒也就名正言順地辦了,當下就轉頭問程千里:“程相覺得呢?”

“咱們身居廟堂,不能不考慮天下百姓,蕭相之言很有道理;不過劉相說得也不錯,地方官執行朝廷決策不力也有一定的原因。”程千里一本正經地說,一邊說一邊還若有所思的樣子。

張說拉著臉,心裡一個念頭“說了等於沒說”,不過還好,程千里算是兩邊都支援,算起來蕭至忠的意見還是有小小的優勢的,加上他自己是中書令,雖然不好乾坤獨斷不過他的意見分量更重。

李守一吹鬍子瞪眼睛道:“唐朝以來從不修長城,也不見胡人佔領了河北,你們偏偏要折騰這勞命傷財的事!爾等摸著良心想想,大筆一揮要多少民丁,會有多少死在異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多少兒女失去父親!”

“李相公!”張說正色喝道,“構築河北防線拒胡人國門之外是皇上主持大臣商議過的決策,權衡過利弊得失,決策之前你幹什麼去了?你反對過,怎麼反對的,有用嗎?好像整個朝廷就是你李相知道為民作想,咱們這麼多人都是幹嘛吃的,尸位素餐?政令已經下了,封疆大吏也派了,現在咱們應該乾的是什麼,是怎麼讓決策施行又不出事!”

李守一的鬍子都氣得豎了起來,眼睛瞪得很圓:“中書令,你怎麼想的別以為我李守一是傻子!”

一場討論就這樣搞得很不愉快,但事情還是辦了。散夥之後張說把蕭至忠叫到辦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