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東門之外黃花塘興辦了廣東錢局,可以鑄造銀元、銅圓,是中國最早的鑄幣廠。
1905年,岑春煊在廣州辦自來水廠,引北江水入市,這個專案正在進行中,預計明年可以正式供水。
至於工業之必須的鋼鐵也有基礎,廣東礦藏豐富,銀、銅、鐵等開採的歷史悠久,“蓋天下產鐵之區,莫良於廣鐵;而冶煉之功,莫良於佛山。”
紡織就更不用提了。明清時便有“廣紗甲天下”之稱。道光年間,廣州附近紡織工場已有2500多個,工人五萬餘人。現在雖然佈局凌亂,但總體實力絕對超過了山東。其餘如橡膠,造紙,印刷,皮革,火柴,煉乳,玻璃,水泥,捲菸,搪瓷等,都有不錯的基礎。
還有就是造船業。廣州自古就是對外與內河通航之港口,嶺南一帶又盛產優質木材,是造船業最有利的條件。
龍謙一方面要求陳清泰小組立即行動起來,著手調研廣東實業的佈局和現狀,摸清楚這些實業存在的問題,如果是資金問題,將由蒙山軍盡力幫助解決。
另一方面,龍謙還是動用周馥的力量,召集商會研討廣東商業興盛規劃。組建廣東實業聯合會,將一盤散沙的廣東實業組織起來,揚長避短,特別是注意與山東實業的互補。
最後就是他在廣州建立的軍事工業的計劃了。按照龍謙的設想,廣州至少要能修理槍炮和製造**、手榴彈、子彈及炮彈。以解決第五鎮部隊的基本需求。
這件事落在了連樹鵬身上。資金、場地、裝置、技術等事項需要一件件落實,好在有山東的基礎和德國、美國業已形成的合作關係。連樹鵬的能力是夠的,大約用了一個月,便有了眉目。不是說已經建起了工廠,而是落實了這些廠子的裝置及技術來源。經與德國、美國商行商談,決定購買德國人的三條生產線,其中子彈一條,炮彈兩條,購買美國人的一條火**生產廠。修械廠則依靠山東支援。
為此,德國駐華副總領事,美國駐華公使館商務參贊先後來廣州面見龍謙,商定了相關合作事宜。
除此之外,連樹鵬建議收購廣州幾家民用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