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1 / 4)

小說:蒙山軍 作者:溜溜

,犧牲了無數先驅者的生命,才具備了一種鼎新革故的磅礴力量。龍謙不認為自己可以喚醒普天下愚昧自私怯弱的農民,讓他們義無反顧地追隨自己去創造一個理想的新世界。

但是,改良或者變革是必須的。不能任由農村就這樣沉淪下去。變革的目的是什麼?龍謙自己無數次思考。無數次修正。其一當然是改善民生,讓農村擺脫貧困。辦法主要是以興辦實業以吸納農村的剩餘人口,減少土地的壓力。其二是透過一系列辦法來提高畝產,解決吃飽肚子的問題。這一條的關鍵是要做到耕者有其田。所謂理想和覺悟永遠抵不過實惠。

龍謙選定的試驗田便是鄭家莊根據地。以魯南兩大實業集團為依託。大力招收根據地的年輕農民。兩年多累計招收根據地近兩千人進城做工。其效果是明顯的,據陳超及後來蕭觀魚的統計資料,兩年來。根據地鄉村人均收入提高了150%之多,翻番了!功勞當然要計入實業集團,一個青年農民進城做工的收入在在鄉的四倍乃至更高。

其實,增收的原因還有兩個,第一是蒙山軍的興起,大批根據地農民參軍後領取軍餉寄回家鄉,直接增加了家鄉的收入。第二是根據地煤礦和手工業的興起。

龍謙現在還不知道,光是根據地子弟對家鄉的貢獻就讓建國後成立的鄭家莊鄉獲得了一個不那麼光彩的稱號,“老丈人鄉”。

在農業增收方面,效果卻不明顯,有限的改善水利不足以徹底改變面貌,興辦榮軍農場確實可以安置一部分傷殘軍人,但也沒有真正起到引導農業的作用。那些關於榮軍農場報道和統計資料龍謙一概不信,憑著幾個殘廢軍人就可以培育出良種?就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吹牛嘛。具有近代意義上的農業專家他還沒有遇到呢。

改變農村當然應當以改善農民收入入手,但根本的問題是農村處於原始狀態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是適應農村的文化、組織結構的。不改變農民的綜合素質,就不可能徹底打破小農經濟的狀況。特別是由於文化指示的極端落後,大批文盲的存在,國家、民族、權力、義務等現代國家要素就不會普及到農村,更不可能剷除數千年的封建毒素。再遠的事情自己沒有經歷,四年前庚子國難自己可是參與其中了,京畿一帶無數的農民為了極少的報酬甘願為侵略軍充當夫子,更有甚者,為侵略軍傳遞情報,或者被侵略軍組成傀儡軍隊去攻打官軍,完全是漢奸所為了。便是在根據地,農民關心子弟兵的勝敗,關心子弟的存亡,但不會關心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遭受多大的損失和磨難。三億兩白銀的鉅額賠款,天津至山海關一線不得駐紮自己國家的軍隊,和他們似乎沒有任何的關係。宗法制度束縛著所有的農村,別說現代意義上的法律意識了,連大清律也沒有幾個人懂。族長或者地主可以主宰農民的生死,農民眼中的國家,就是他們的村莊,他們的家族。

所以,龍謙組織了村民自治委員會,其目的是將農民從宗法制度的羅網中解放出來。最核心的目的是透過自治委員會這個招牌,讓農民逐步接觸到權力和義務,學會自己管理自己,最終成為合格的公民。

“白大人,越之先生,村民自治之法尚需逐步完善,而且要因地制宜。這次以治河救災為先導的活動還要深入下去。培訓骨幹,總結經驗,形成一套適用於全省的制度流程出來。”龍謙結束了彙報會。

“白某將盡快去北面走一趟。”

“如此甚好。不過,楊大人會允許我們繼續搞下去嗎?”。

“無妨。大勢所趨,如個人身處激流之中,明智者只能因勢利導,豈能扭轉大局?”白瑞庭微笑道,“不過,軍門似乎該去見一見撫臺大人了。”

“見是一定要見的,人家是一省之首嘛。不過,停止縣校之建設,停止公路之翻修,卻是不明智之舉。”龍謙道。

“學政大人心裡肯定是不願意的。凡是明理者,無不為我省興辦縣校喝彩。”白瑞庭撫著下顎的鬍鬚,緩緩說道。

“哈哈,白大人無須過慮。致富我齊魯聖人故土,當是我等共同之心願。想必楊大人也不會例外吧?”

龍謙不希望聯合幾位高官對楊士驤逼宮。先與這位巡撫大人談談吧,倘若能合力興旺山東,當不會計較其背景。(未完待續)

第十七節龍楊會

羅筱才第三次潛入簽押房窗外,偷聽楊士驤和龍謙的會談。

屋裡的咆哮聲愈發大了,是楊士驤的聲音。羅筱才反而聽不清巡撫大人在吼什麼。第一次過來,屋裡是細聲細語的,像是龍謙在講述著什麼,第二次過來時,顯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