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真沒將蒙山軍留在費縣的那點人馬看在眼裡。李秀山動了動武的念頭。還被袁世凱狠狠地訓斥了一頓。那時蒙山軍還在朝廷身邊充當著護駕的主力,你這邊卻剿人家老窩,這不是給朝廷上眼藥嗎?
袁世凱站的當然比李純高,這種蠢事是不會幹的。袁世凱也知道,在這場亙古難遇的大變中,朝廷對自己腳踩兩隻船是有看法的。戰事結束。權衡利弊,袁世凱還是認為自己賺了。當初如果奉旨勤王,其結果就是將自己五年心血練就的武衛右軍打光,也未必能改變戰局。想想聶士成的武衛前軍吧,論人數比自己多,論裝備更比自己好。他們的訓練用槍和實戰用槍是分設的,還進口了好幾百支德國最新式的口徑7。92mm的步槍。大炮更比自己多,不一樣折戟於天津近郊?連聶士成自己也殞命了。
何況當時的武衛右軍,實力還不如剛進山東呢。造成實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與龍謙所部的連番戰鬥,二是大力擴招新兵。對於朝廷的勤王旨意,自袁世凱之下,多數將領深感畏懼,不是站在政治的立場,而是站在軍事的立場,得出了此去必敗無疑的結論。造成這個結論的,是袁部官兵對於進剿蒙山軍的連續失敗。在大批將領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在袁世凱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