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1 / 4)

由於曹操預留兵力精且多,曹營未破,烏巢敗訊已經傳來,大將張郃、高覽等人率部投降曹操,袁軍潰散。袁紹棄軍逃回黃河以北。

曹軍大獲全勝,斬首七萬餘級,盡獲袁軍輜重圖書珍寶。

曹操清點袁紹書信,得到自己部下勾結袁紹的信,盡燒之,說:“當紹之強,孤猶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

客觀條件上,曹操處於劣勢,但由於他能正確分析客觀條件,善於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所以能揚長避短,採用正確的戰略戰術,使戰爭向有利於自己的方面轉化,經過自己主觀上的努力,終於贏得了勝利。

官渡之戰,曹操擊潰了最大的敵人袁紹,由他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官渡之戰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紹病死,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不和,發生火拼。袁譚不敵袁尚,向曹操乞降。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譚之機,進軍圍攻鄴城(今河北臨漳西,河南安陽北)。袁尚率軍回救,依滏水(今滏陽河)為營,曹操進軍將其營寨包圍。

袁尚害怕,請求投降,曹操不許。袁尚乘夜逃跑,袁軍潰散。

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縣)。曹操命人拿著繳獲袁尚的印綬節鉞招降鄴城守軍,城中鬥志崩潰。鄴城遂被曹操攻破。

從這一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了冀州鄴城,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而漢獻帝的都城許縣則只留些許官吏。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又以負約為名,攻滅袁譚,冀、青二州平定。

於是,曹操上表讓還兗州牧,改任冀州牧。袁尚兵敗後,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烏桓。

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曹操攻滅高幹,平定幷州。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肅清袁氏殘餘勢力,也為了徹底解決三郡烏桓入塞為害問題,決定遠征烏桓。

漢末,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烏桓結合,是為三郡烏桓,其首領為遼西部的蹋頓。

三郡烏桓與袁氏關係一直很好,並屢次侵擾邊境,擄掠人口財物。

這年五月,曹操親率大軍到達無終(今薊縣)。

時正雨季,道路積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曹操從無終人田疇之議,改從一條久已斷絕,但“尚有微徑可尋”的路線進軍。

在田疇的引導下,曹操大軍登徐無山(今河北玉田北),出盧龍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直指烏桓老巢柳城(今遼寧朝陽南)。

八月,曹軍進至離柳城不足二百里時,烏桓才發現,於是蹋頓與袁尚、袁熙等人率數萬騎兵迎擊。

二軍相遇,時曹軍輜重在後,“被甲者少,”而烏桓軍軍勢甚盛。

曹操登高瞭望,見烏桓軍雖多,但陣勢不整,遂命大將張遼為前鋒,乘烏桓軍陣稍動之機,向烏桓軍發動猛攻。

烏桓軍大亂,曹軍陣斬蹋頓,大獲全勝,胡、漢降者二十餘萬,袁尚等人逃奔割據平州的公孫康。

這時,有人勸曹操乘勢進擊公孫康,曹操說:“吾方使康斬送尚、熙首,不煩兵也。”

遂率軍還師。不久,公孫康果然斬殺袁尚、袁熙,並將其首級獻與曹操。

諸將不明所以,曹操說:“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於是,曹操攻破三郡烏桓,也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十一月至易水,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于那樓將其名王來賀。

同年郭嘉因水土不服、氣候惡劣、日夜急行操勞過度,在曹操北歸前病逝。

歸程途中,據《曹瞞傳》記載:“時寒且旱,二百里無覆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餘丈乃得水。

既還,科問前諫者,眾莫知其故,人人皆懼。公皆厚賞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倖,雖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後勿難言之。’”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開闢玄武池訓練水軍。六月,曹操廢三公,恢復丞相制度,並自任漢朝丞相。基本平定北方後,兵鋒轉而南向。

七月,進軍南征荊州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其子劉琮接任荊州牧。

九月,曹操大軍進至新野(今屬河南),劉琮以為無法抵擋,舉荊州之眾投降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