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他卻又發表演說,勉勵參與戰役的德軍,要他們仿效匈奴人般攻打中國。這令德軍在後來的戰爭中被冠以“匈奴人”的綽號。
複雜多變的性格,對待人傲慢的態度構成的威廉二世,你永遠猜不到他下一步想做什麼。
“我得承認,我的元首朋友,在對待中國問題是德國犯了一個很大地錯誤。”威廉忽然開口說道:“我聽信了那些人的鼓動,積極地命令我的軍隊入侵了中國,是的,我的朋友,你沒有聽錯,是入侵,我對此時常感到後悔。”
李國勇搖了下頭:“皇帝陛下,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起碼我的政府從在江蘇開始就與德國合作得非常愉快,中國也得到了德國很多的幫助,對此我是很感激的,中國人民對於敵人不會忘記,但對於朋友也一樣不會忘記。”
威廉看起來對李國勇的話非常高興,他起身為了李國勇倒了一杯酒,親手遞給了他:“你能這麼想那真是太好了,對了,我得恭喜中國打敗了日本,要知道日本也是德國的敵人,甚至於德國的海軍擴張也是針對著日本,而非傳說中的英國。”
對這種說法李國勇並不感到意外,因為他知道這就是威廉二世著名的海軍擴張理論,當然沒有一個會相信德國海軍的瘋狂擴張是對了去打擊遠在亞洲的日本。
“很榮幸我已經幫德國解除了來自於日本的麻煩。”李國勇就勢說道,反正對於說假話他絕不差於威廉二世:“現在您的海軍可以專心應付歐洲的威脅了,當然,我指的也不是英國。”
威廉怔了一下,隨即和李國勇相視而笑。
說實話,歷史上真實的威廉二世是極不情願和英國發生戰爭的,對他而言,與英國發生武裝衝突是難以想像的事情,況且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還是他的表弟。但在他自己都無法控制的情緒下的所作所為,卻讓人根本無法接受,比如在德蘭士瓦的總統克魯格成功打敗詹森遠征後,威廉二世竟然用電報向他祝賀,當時布林人與英國關係緊張,英國對這克魯格電報憤怒得差點當時就和威廉翻臉。
“你得知道,元首,德國在歐洲的敵人很多,”
威廉語速開始加快:“全德國可能除了我之外,沒有人喜歡英國人,法國和俄國唆使著德國干預了第二次布林戰爭,德國痛恨這些國家,他們都是瘋子,瘋子!”
他的語氣越來越快,有的時候翻譯都實在無法跟上。
李國勇沒有說什麼,只是安靜的聽著威廉一個人的演講,偶爾的端起酒杯,喝上一口。
威廉看起來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站起來,在室內來回走動,好一會才停下來繼續說道:“很慶幸德國在遠東有中國這樣一個盟友,我們曾經有過一份軍事同盟協議,但這份協議過去的時間太長了,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局勢,我們兩國不能再重新訂立一份呢?”
來了,這才是威廉的真正用意,從見面到現在不過短短的幾分鐘,脾氣急躁的威廉就提出了真正的想法,看來他的目的是想要利用中國來牽制著英國,甚至沉重打擊英國在遠東的勢力。
在出訪德國之前,李國勇就定下了和德國全面合作的基調,但訂立一份正式的軍事同盟和約不是他想要,一旦簽訂了,隨時都會被這愛炫耀的皇帝拿出來給別人看,一旦戰爭爆發,中國也必將為條約限制,將在戰爭一開始就被迫參加,這不是李國勇想看到的,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只可能在最合適的時候參戰。
但又要怎麼樣來回絕這位喜怒無常的皇帝呢?直接拒絕顯然是不行的。
李國勇慢吞吞地說道:“我本人喜歡德國,中國人也樂意成為德國人的盟友,但是別忘記還有一個英國,陛下,我想英國人是不願意看到中德結盟的。我想我們需要彼此仔細的思考下,看看哪種合作方式是最適合的,究竟是被文字所限制的,還是一如既往的象過去那樣全方位的合作,我看後一種方式比較好。”
“該死的英國佬,總是在喜慶的時候出現,”
威廉暴怒地說道:“中國為什麼不和英國開戰,趁著英國人忙於印度戰爭的時候,把英國、法國的勢力徹底從亞洲趕出去,亞洲應該由中國說了算,亞洲是中國人的亞洲!德國人民和我本人將永遠站在中國的一方!”
李國勇身子微微抖了下,這些列強的領導者果然沒有一個是好對付的,光是眼前這個德國皇帝,看起來說話不經過大腦思考,其實每一句話都給李國勇設下了陷阱,就等著自己往裡面跳了。
看似激動無比,處處為中國著想的話裡,實際上是在攛掇著中國和英國打一場惡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