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2 / 4)

小說:黃巾張狂 作者:一米八

曹丕,四十歲,病死。

曹睿,三十六歲,病死。

曹衝,十三歲,病死。

這些英年早逝的人才,都屬於當時社會的高層,與普通民眾相比較,生活條件堪稱優渥。然而,即使如此,也難免一個一個的病死。當時底層百姓的壽命,可見一斑。

由於各色疫病來的勢頭太過於兇猛,這才直接的促進了中國醫學史上的一次大爆發。可以想見的是,若非家族中的親人病故了三分之二,一代醫聖張仲景,也未必會拋下太守這份有前途的事業不做,回鄉潛心鑽研醫學。

作為一個穿越者,或許張狂開不出什麼有效的藥方。可是,現代生活中的一些衛生常識,他還是知道的。

所以,藉助著“南華老仙”的名頭,早在參與長社之戰前,張狂就讓部下遵守“水要燒開了喝”,“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能隨地亂拉屎尿”之類的守則,共計十六條。從那時起,他部下就沒有發生過,因為疫病而導致的大面積減員。

當張狂入主太行山之後,自然將這些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衛生防疫手段,強行推廣到整個治下地區。這樣一來,固然開頭的時候有些麻煩,卻居然讓他治下地區的疫病,奇蹟般的大為減輕了。

相較於冀州在大戰之後所發生的大瘟疫,造成數以十萬計的死亡,張狂統治區的疫病,只造成區區數千人的死亡。

結果,原本對張狂接受過“仙人指點”之事,還心存懷疑的人們,一個個都狂熱的堅信,他們的首領,果然是接受了天命的真人。張狂能夠在崎嶇難行,險要無數的太行山區,實現表面上的統一,這些神神道道的流言,也是功不可沒的。

ps:感謝神秘人。、怖特、兩位書友的打賞。本來寫這本書已經寫得相當喪氣,只是一種習慣性的堅持。但是有了你們的支援,我的心情一下就好了不少。

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

接下來的第四件事情,相較於前幾項,一時間還看不出太大的用途。不過,這件事的發展,卻使得張狂在周邊地區的名聲大為改善。但凡有些眼光計程車人,不是對張狂讚譽有加,便是提醒周邊人,小心張狂“其志非小”!

那麼張狂做了什麼呢?

辦學,教書!

原來的天平軍隊伍,士卒們雖然一個個身強力壯、戰力非凡,卻沒有幾個認識字的。這也正常。

在漢末,知識的傳播,雖然比前朝有所改善。可是想要求學,依然是一件消耗巨大的事情。

首先,漢時可沒有國家義務教育。

有學問的人少,有學問,又願意教授知識給學生的,更少。如果你的身邊親友中,沒有一個識文斷字的人。那麼,恭喜你,你還是乖乖的回家,從事文盲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其次,書籍很貴,很重。

先不說如果不用紙張,使用傳統的帛書或木牘製作書籍,需要消耗多少人力和財富。關鍵是,就算你有錢,也不一定有書可買。

要想獲得一本屬於你自己的書,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準備好木牘\竹簡\布帛等工具,然後到有藏書計程車族家中,去求取自己動手抄寫的資格。

為什麼漢朝計程車族會得以出現,並日益發展壯大呢?其中的一個原因,便是當時計程車族,壟斷了知識。

比如汝南袁氏,就是依靠專攻世傳孟氏《易》學,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家族。若是外人想要學習孟氏《易》學,唯一的選擇,便是前往汝南袁氏處求學。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而你若是到了汝南袁氏那裡求學,就自動的成為了汝南袁氏的弟子門生。有了這份情分,以後袁氏若有人上門來請託某件事情,你是幫呢?還是幫呢?還是幫呢?

什麼?膽敢不幫?

你知不知道,這可是挑戰當時社會的道德底線?後果很嚴重哦親。

正是因為如此,汝南袁氏、弘農楊氏等學術世家,才能慢慢的轉變為朝廷的官宦世家。舉凡漢時計程車族高門,大多數都有這樣一種因素,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所以,想要求學,你就準備好長途旅行的路費,還有學習期間的食宿費用,千里迢迢的趕去某位開門講學的大儒家裡,穩穩地呆上幾年!

順便吐槽一下,為什麼漢時的儒生,一個個提刀挎劍,砍起人來,都頗有兩下子呢?私以為,那是長期讀書讀出來的力氣。

想想,一片木牘,設為一兩重,算上面可以寫二十個字好了。那麼,一篇一千字的文章,總重量大約是多少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