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1 / 4)

小說:黃巾張狂 作者:一米八

“劉表名動‘八俊’,荊州膏腴之地,錢糧充裕,唾手可得十萬大軍,此為天下之本。可惜劉表文事雖高,其如武略不足。區區袁術豎子,便讓其焦頭爛額。更兼有荊南張羨,名為劉表部將,其實有自立之心。如此。劉表雖有野心,可惜力不從心。”

“劉虞名動天下,號稱漢室宗親,威望高崇於北地,執政加富於百姓,民皆樂至。只是其政失之軟弱,武事不濟。有公孫瓚在其心腹,一日公孫不除,一日劉虞不安。若其心生妄念,欲為天子。則十年人望,一夕破滅,擒之易也!”

“公孫瓚號稱‘白馬將軍’,白馬義從聞名天下,可爭一時之鋒。不過,所謂‘剛不可久’。公孫縱能逞一時之雄,日久必然自敗。而劉虞位在其上,公孫若要出頭,先敗劉虞。兩強相鬥。勝者亦傷。不足為懼也!”

“劉寵貴為陳王,兵甲犀利。人民安居,誠為難得之才。可惜陳國北有曹操,南有袁術。西為韓遂,可謂四戰之地。又依漢家宗法,諸侯王不得隨意出國指諸侯國。陳王依強弩之威,自保無虞,擴張艱難。若劉寵有旦夕之禍,其勢自敗。”

“至於曹操,權閹之後,向為士人所不齒。固有袁紹為聲援,曹操聲望猶然不足。不過,曹操此人才略過人,內有百里之才,外具擴地之能,兵法政略都極為通曉。一旦得意,曹操之害,必為天下之最。昔許子將許劭評價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絕非虛言!”

“好在曹操治理兗州,多年戰亂,殘破不堪。一旁又有袁術、陶謙為大敵,虎視眈眈。袁術一日不衰,陶謙一日未死,曹操便無力外侵。待曹操有能為之前,方伯之力,當早已踏平中原。”

“再看袁術,虎踞南陽,兼併豫、荊,戶口百萬,帶甲十萬,聲勢之盛,猶在群雄之上。其人家世‘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振臂一呼,便有千萬響應。‘江東猛虎’孫堅為其爪牙,‘飛將’呂布為其鷹犬,徐州刺史陶謙為其羽翼,獨力壓制劉表、陳溫,幾乎無人可制。更兼袁術好大喜功,吞併州郡,堪稱貪得無厭,實為當今一大強敵。”

“然而,袁術勢力強盛,憂患更多。袁術本紈絝子弟,風雲際會之下,竊有大漢州郡。可孫堅、呂布為世之猛將,非天命真主不能降服。袁術既驕奢其心,又高傲其意,若以部將待孫堅、呂布,則孫、呂二人必不甘心。若以諸侯待孫、呂,袁術又不甘心。日久之下,二人必離心自立。失孫、呂二將,袁術軍便為魚脯,任人宰割。”

“術出身豪富,用度非凡,不知稼穡之苦。其治下州郡,但只收索,未得治理。民力有窮而人慾無盡。不出數年,國中民窮財盡,袁術便不可支。彼時無需大軍前往,其軍自潰!”

“唯袁紹此僚,威脅頗大。紹與術同為‘四世三公’,聲望卻更在其上。天下世家豪傑,多有投奔。顏良、文丑雖然伏誅,淳于、麴義、張郃、高覽等依舊可堪一用。失去沮授,袁紹帳下田豐、審配、郭圖、荀諶還在。計較之下,袁紹實乃我軍當前頭號大敵!”

“袁紹才能卓著,又極為得人,非旦夕可下。若無良機,強攻只是兩敗俱傷。對付袁紹,當以我為本,扎穩根基,徐徐圖之。”

“我軍新得冀州,人心未附,豪強未平,科舉初露,士心稍攏。以袁紹之計,利在速決;以我軍之計,利在持久。未來,劉虞、公孫必有一戰。待劉虞討伐公孫之時,我軍以偏師攪局,可得幽州。待真定、趙國、鉅鹿諸郡穩固,幽州胡人降順,方伯將燕趙之突騎,帶十萬大軍南下,便可一舉擊破袁紹!”

“袁紹既破,曹操必無力支援。彼時袁術當已衰敗,陶謙老病,劉寵再強,一鼓可滅。得並、冀、幽、兗、豫、徐之地,其餘諸侯,便是日暮途窮,來日無多。方伯修養生息數年後,以泰山壓頂之勢,足以蕩平天下,成就大業,開創萬世不易之基!”

ps: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之句,出自朱升對朱元璋的戰略建議。此處引用一下。

第35節 青史本無常

郭嘉對天下群雄的描述,或有些錯漏,卻大體符合張狂心中的歷史印象。一個並無多少資源可堪利用的人,卻能夠憑藉一些基本的訊息,得出如此確切的結論,其人才能之高,可以稱一聲國士了。而郭嘉如此慷慨激昂的一番描述,將張狂也被感染得心潮澎湃。

如此人才,當然要重用!

“奉孝大才,天下無雙!只是我欲為後世留下規矩,科舉之事,必須嚴謹。奉孝初入我軍,不宜驟然拔升過甚。我想請奉孝先為幕府‘軍師祭酒’,秩二百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