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2 / 4)

小說:黃巾張狂 作者:一米八

陣低沉的鼓聲,攻城大作戰終於開場了。

太行軍首先出動的,是五十輛轒轀車。從太行軍大營到平陶城下,有一道一丈多寬的護城河隔著。不先填平了這道護城河,攻城器械是靠不到平陶城的城牆的。

所謂的轒轀車,就是一個加上輪子的尖頂小木屋。由於頭頂和兩邊都有木板遮掩,可以保護士兵安全到達敵人的射擊範圍以內,進行各種土木作業。為了防止敵人使用熱油進行火攻,在衝出去的轒轀車木板上,沈富還特地讓民夫塗上一層溼泥。

看到衝上來的轒轀車,坐鎮城頭的平陶縣令杜楓,不由得眉頭一皺。面對轒轀車上的厚厚木板防護,普通的弓弩根本就射不穿。要對付這種裝甲厚實的小型推車,最好是使用十石以上力道的大黃弩,或者能夠發射沉重石塊的投石車。

可是,大黃弩是國之利器,更兼工藝複雜,製造困難,只有像晉陽這樣的邊郡重鎮,才有資格安裝。而投石車這種攻城利器,雖然早在幾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但自從大漢建立以來,敵人基本上以四方的蠻夷為主。對付那些不懂得如何築城的蠻夷,根本不需要用上投石車這種攻城大殺器。

如此算起來,大漢已經有上百年的時光,沒有大規模裝備使用過投石車了。除了雒陽的武庫中,還殘留著少量百年以前製造的投石車,很難再找到它的存在痕跡。作為一名飽讀詩書計程車人,杜楓只是略通兵事,可不是軍事專家。對於投石車這種軍器,他是連聽都沒有聽過。

“射!瞄準了敵人的縫隙去射!”

思來想去,杜楓只得讓縣兵們用弓弩瞄準射擊,對轒轀車保持一定的壓力。若是這些式樣醜陋的推車敢於一直推到城牆下方來,杜楓就會用堆積在城頭的檑木巨石,將這些看上去有幾分像蛤蟆的東西統統砸扁!

轒轀車到了護城河邊,立刻停下來。藏身在車內計程車卒們,利用車體的遮蔽,將事先準備好的草袋投進護城河。每一個草袋裡,都填充著四五十斤的幹泥土。五十輛轒轀車分為六組,每五輛一組。同一組的轒轀車首尾相連,形成一道三十多步長的安全走廊。

這樣一來,後方的民夫在一批持盾甲士的掩護下,可以相當安全的將草袋運送到距離敵城差不多五十步遠的地方。然後,這些裝著乾土的草袋,在藏身車體內計程車卒接力下,一個接一個的被扔進護城河中,慢慢的將護城河填滿。

平陶的護城河原本年久失修,早就被淤平了不少。杜楓在戰前幾天裡,雖然組織縣中民夫進行了重新開挖,畢竟時間有限,只恢復了原有水面寬度的八成。如此一來,太行軍填平護城河的工作量,可就減少了不少。

同時,為了掩護民夫在轒轀車陣後方的運輸行動,足足有四十輛盾車,被太行軍推到距離城頭不過三、四十步距離的地方。這些盾車,其實就是在前部豎起大盾牌的小推車。雖然看似簡陋,卻有效的掩護了負責與城頭敵軍對射的弓弩手。雖然城頭的敵軍射手站在城牆上,有高度加成,但有了盾車的掩護,太行軍射手在這場對射中,並不算吃虧。

而且,太行軍射手的攻擊,其實目的不在於殺傷多少敵人,只在於讓城頭的敵人,無法全力射擊城下那些運送填土草袋的民夫。有了弓弩手的有效壓制,當轒轀車中計程車卒將護城河填平之時,太行軍一共也只死傷了民夫六十餘人。

至於雙方弓弩手對射的戰績,大致保持在一比一的水準。如此戰果,對攻城的太行軍一方來說,自然是相當有利的。(未完待續。。)

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

在一段護城河被填平後,太行軍一方還在草袋泥土堆積起來的過河點位置,鋪上了一層木板。有了木板的鋪墊,體型不小的攻城雲梯的輪子,就不會被陷在溼漉漉的爛泥裡,動彈不得。

完成這些任務後,轒轀車所組成的車陣很快解散,讓出鋪好的道路,並儘快移動到另一處地點,再次開始對護城河的填埋工作。

此時,張狂手中的令旗一揮,鼓聲由低沉突然變得高昂起來。得到鼓聲的提醒,二十架攻城雲梯陸續被推動起來,來到被填平的過河點前方,排列好順序。

見到太行軍出動攻城雲梯,杜楓也明顯緊張起來。他下達命令,讓城下的甲士登上城頭,準備抵擋太行軍的登城部隊。城中的這些兵力調配行動,被太行軍一方負責觀望城內動靜的巢車守卒,看得一清二楚。

當高度超過五丈的巢車,將敵人大規模登城的情報傳遞到張狂那兒,張狂令旗一變,軍中響起一陣“嗚嗚嗚”的牛角聲。

聽到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