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對王遠山進行了全面調查,除了眾所周知的那些事情之外,他在島內的關係網極為廣泛,不但與商界人士來往密切,還與島內軍政界要員有往來,甚至與島內的一些社團組織有瓜葛。最重要的是,他與島內前領導人是大學同學。”
“前領導人?”
“馬總。”李存勳回了王元慶的問題,“這些情況我們在五月份做了彙報,只是沒有說得太詳細。王遠山早年在美國留學,認識了馬總,但是交往不太密切。直到上個世紀,兩人參加保釣行動,才結下深厚友誼。王遠山入主臺電時,正是馬總在臺灣執政的那幾年,臺電首輪擴張在馬總離任前完成。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王遠山與馬總的關係非同一般,與島內藍營勢力來往密切。”
“王遠山還在馬總第二次選的時候捐贈了一千五百萬新臺幣。”劉曉賓補充了一句。
王元慶點了頭,說道:“王遠山有合作的意向嗎?”
“暫時還說不清楚。”李存勳大概擔劉曉賓把話說死,搶先說道,“+彥博與李成文已經到了蘇州為臺電大股東,兩人與王遠山見面並不奇怪。按照我們的估計,王遠山的問題不是很大,也許會邀請+彥博與李成文參加八月份在臺北舉行的‘國際電子業界博覽會’,藉此機會將+彥博與李成文介紹給島內高層。”
“是不是太急了?”王元慶似有點擔心。
“問題是很大。+彥博與李成文是知名華商。到哪裡都會受到重視。島內正在大興土木。+彥博與李成文在建築領域有很大地影響力。加上兩人在資源領域、華人社團地影響力島內高層接見他們是很正常地事情。
”
王元慶沉思一會。問道:“們打算怎麼做?”
“找機會把我們地人安插進去。”李存勳接住劉曉賓遞來地香菸。說道。“我們已經派高階間諜前往臺灣。時機成熟後。透過王遠山將其打入島內某個重要組織體安排視情況而定。需要地時候。由其向島內高層傳達重要資訊。”
王元慶皺起了眉頭。似乎沒有搞明白李存勳地意思。
“因為我們還沒有搞清楚日本將要採取的行動以暫時不能過於積極。”劉曉賓替李存勳解釋了一番,“按照我們的猜測,日本將首先在島內尋找代言人,物件可能是綠營的某個重要人物、或者某個重要地方領導、或者軍隊內的某個野心家。隨後用刺殺、政變、製造動亂等手段在島內製造不安定因素翻現政權,由代言人上臺執政。接下來要做的,根本不用猜測。”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也就是說,現在只能建立一條秘密聯絡渠道。”
“正是如此,必須保證關鍵時刻訊息暢通。”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道,“除此之外們將調集力量對島內重要人員進行排查,儘量掌握島內局勢前做好部署。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只能採取極端方式。”
“特別留意軍隊內的野心家。”
李存勳點了點頭道:“相關工作正在進行,有新的情況將及時彙報。”
“儘快搞清楚日本的意圖,不要忽視美國。”
李存勳點頭答應下來,沒多說什麼。
離開元首府之後,兩位軍情局的當家人才鬆了口氣。
見到李存勳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劉曉賓也沒有打破沉默。
李存勳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既美國扮演的角色。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將臺灣作為牽制共和國的王牌。按照美國學術界的說法,只要兩岸沒有實現統一,共和國就是少了一隻翅膀的龍(西方的龍有一對翅膀),永遠追不上白頭鷹(美國的象徵)。雖然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是在共和國繼續前進的時候,臺灣問題產生的牽制作用越來越明顯。
美國會容許日本在臺灣亂搞,破壞美國的根本利益嗎?
對美國來說,
臺灣保持“不戰不統”的局面最為有利。不管在什管為什麼問題,美國都能用“臺灣牌”要挾共和國,必要時還能在海峽製造點緊張氣氛,以此打壓共和國。
半島戰爭後,美國利用臺灣大選“舞弊案”,鼓動綠營滋事,迫使共和國在半島與濟州島駐軍問題上與美國、日本進行談判。2年多來,受美國牽制,共和國沒能與朝鮮簽訂軍事基地租借協議。為了給談判增添籌碼,共和國不得不將20萬地面部隊留在朝鮮半島與濟州島,每年為此額外支出數百億軍費,給國家增添了很大的負擔。
區區一件小事,就能看出臺灣問題對共和國的巨大影響。
如果共和國借日本在臺灣製造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