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性電子干擾,與軍情局合作的臺灣社團在戰爭開始後切斷了島內通訊線路,所以空降部隊衝進基隆機場時,指揮叛軍作戰的李向志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戰爭是無情的,處於劣勢的一方只能被動挨打。
在戰爭開始後的前3個小時內,共和國天兵、空軍與陸軍均展示出了強大的打擊能力與綜合作戰能力。
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卷八 百年積怨 第五十九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21:39 本章字數:4597
一輪作戰行動貴在速度,似乎與行動遲緩的陸戰隊:系。
在共和國的四大常規作戰力量中,陸戰隊最晚成立,最晚參加作戰行動。如果不是在半島戰爭期間的濟州島登陸作戰行動中嶄露頭角,恐怕共和國的海軍陸戰隊至今仍然是一支默默無聞的作戰力量。
當初,共和國組建海軍陸戰隊的目的正是針對臺灣。
成為獨立兵種之前,共和國海軍陸戰隊不但規模小,而且編制非常混亂,名聲更是遠不如美國海軍陸戰隊。歸根結底,共和國海軍陸戰隊存在的問題,均與海陸兩軍的利益紛爭有關。直到半島戰爭時,共和國都有兩支兩棲作戰部隊,一是規模較小、但是作戰能力強大的海軍陸戰隊,二是規模龐大、但是作戰能力稍弱的陸軍兩棲作戰部隊。與陸軍一直要求獲得空降兵的指揮權一樣,在組建兩棲作戰部隊的時候,陸軍也堅持認為兩棲部隊主要在陸地上作戰,應該屬於陸軍。
紀佑國推行軍事改革時,兩棲作戰部隊的歸屬問題差點讓彭茂邦與英常徽翻臉。
為了避免海陸軍矛盾激化,順利推行軍事改革,紀佑國採取了“迂迴”策略。將空降兵劃給陸軍之後,紀佑國明確了陸戰隊與陸軍兩棲部隊的任務範圍,即陸戰隊負責搶灘登陸作戰,兩棲部隊則負責登陸之後的進攻行動。
這一改革方案暫時緩解海兩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