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沒有多少人認為歐洲能夠在2035年之前完成政治一體化程序。
英國、西班牙等親美國家就不會在政治一體化問題上輕易做出讓步。德國、義大利等國也有各自的利益,與法國存在利益衝突,不會甘心充當法國身邊的“小弟”。大批具有“歐盟成員國”與“北約成員國”雙重身份的國家將安全建立在北約的基礎上,而不是歐盟的基礎之上。法國沒有能力為所有歐盟成員國提供安全保證,更不可能頂替北約與俄羅斯搞軍事對
眾多因素都決定歐仍然是一盤散沙。
在是否需要美國干預歐洲事務的問題上,歐盟成員國的分歧最為嚴重。雖然幾乎所有歐盟成員國都認為應該在經濟與金融上保持**,甚至具備與美國競爭的能力,但是連法國都不得不承認,在政治、外交與安全領域,歐盟仍然不能拋開美國。
歐盟最擔心的問題是美國的擴張政策會不會構成威脅,而是會不會被拖下水。
在攻打伊朗的問題上,歐洲國家的態度很一致:不反對,不支援。
美國擺明了擴軍備,準備找一個有足夠實力的對手“打冷戰”。站在歐盟的立場上,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
真正處於風口浪尖的是國。
6月2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批准空增購F…22戰鬥機後不到半小時,潘雲生就帶著相關資料來到了元首府。
看完檔案,聽完潘雲生的口彙報,趙潤東的眉到了一起。
“蘭得公的分析評估報告至今沒有到手。”潘雲生嘆了口氣,說道,“我們只設法從其他渠道搞到了一部分內容。與之前的猜測一樣,蘭得公司在報告中將我們當作了最大地威脅,不是潛在威脅,是現實威脅。”
趙潤東遲疑了一,說道:“具體意思是什麼?”
“不道。”潘雲生搖了搖頭,“不過可以推測。我覺得,蘭得公司建議美國政府與國會擴充軍備的主要理由就是在未來會與我們發生軍事衝突。是否如此,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