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部分(2 / 4)

資料,印度戰爭爆後不久,已經是俄羅斯陸軍司令部作戰參謀的切爾溫斯基上校就向克里姆林宮建言,俄羅斯不能在印度問題上與共和國對抗,因為共和國能夠在其他國家做出反應之前擊敗印度,俄羅斯的對抗性舉措不但幫不了印度,反而會將自身置於危險境地。雖然沒有證據表明切爾溫斯基的建言揮了作用,但是這次拿前程做賭的冒險,再次使維羅斯高層看到了這位頗具才華的軍人,也因此讓切爾溫斯基獲得了成為將軍的機會。

真正讓切爾溫斯基大放異彩的。還是砌 年的半島戰爭。因為在之前的所有區域性戰爭中,共和**隊都無往不利,即便是遠在地球另外一端的第二次馬島戰爭,共和國也幫助阿根廷擊敗了強大的英國,所以中東戰爭爆前,幾乎所有俄軍高階將領都認為,共和**隊將再次鑄造輝煌,將美軍第三次斬落馬下。就是在這種大氛圍下,切爾溫斯基大膽預言,這場戰爭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勝利者,共和**隊很難取勝。也不會輕易戰敗,最終很有可能與美軍握手言和。當中東戰爭以停戰談判的方式走向尾聲的時候。切爾溫斯基不但順利晉升為俄羅斯陸軍中將,還出任俄羅斯陸軍參謀長,成為俄羅斯下任陸軍司令的當然人選。也就以此奠定了他在俄羅斯陸軍中的崇高地位。

由此可見,切爾溫斯基是一個大局觀特別強的軍人。

單就戰略眼光而言,切爾溫斯基甚至不在裴承毅之下。

正是如此,在俄軍上下都認為在與美國簽署了秘密同盟條約之後,具備了挑戰共和國的基本實力的情況下。切爾溫斯基堅決主張避戰,甚至認為,俄羅斯沒有必要履行條約所規定的義務,絕對不能替美國擋

甚至可以說,正是切爾溫斯基影響了契力亞科夫。

單就個人關係而言,切爾溫斯基肯定是契力亞科夫的鐵忠。原因很簡單,切爾溫斯基的晉升經過與契力亞科夫的家史幾乎完全重合,兩人不但認識交往了幾十年,還相互扶持了幾十年。比如切爾溫斯基回到俄羅斯陸軍司令部,出任少校參謀的時候,契力亞科夫剛剛完成了在第三次車臣戰爭中的處子秀,而他能夠得到俄軍支援,就與當時負責撰寫俄軍作戰表現的切爾溫斯基有著密切關係。

當然,也不能因此否認契力

能夠成為俄羅斯總統,契力亞科夫絕對有過人之處,不可能將成功建立在一個地位比他差得多的陸軍司令身上。

可以說,在俄羅斯高層。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正是契力亞科夫與切爾溫斯基之間牢不可破的同盟關係,讓“俄羅斯戰車”能在口年之後的驚濤駭浪中平穩行駛好幾年,而沒有提前開上戰場。

問題是,只要是戰車,就得開上戰場。

在切爾溫斯基看來,毖年的哈薩克軍事政變,以及俄羅斯採取的行動,已經表明“俄羅斯戰車”失去控制,正在搖搖晃晃的駛向戰場。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契力亞科夫與切爾溫斯基不是沒有努力,只是沒有收到成效。

可以說,為了改變俄羅斯的命運,契力亞科夫差點採取最極端的手段。大約在筋年舊月底到。月初,契力亞科夫就多次暗示切爾溫斯基,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用特殊手段剷除部分異己政客,穩住俄羅斯國內局勢,並且趁機調整俄羅斯的對外戰略。說白點,就是契力亞科夫想用秘密手段剷除親美的齊德諾維奇。以此要求得到切爾溫斯基的支援。在這件事情上,切爾溫斯基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契力亞科夫並不需要陸軍司令來調動部隊,只需要動用莫斯科衛戍部隊,以及絕對忠於總統的內務部隊就能完成除掉喬德諾維奇。萬幸的是,大概是受共和國當局一些政策影響,契力亞科夫在最後關頭懸崖勒馬,終止了這一很有可能導致俄羅斯內亂,甚至引內戰的舉措。放棄了針對喬德諾維奇的秘密行動。

也正是從歷年底開始,契力亞科夫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喬德諾維奇卻越來越強勢。

站在個。人立場七,切爾溫斯基並不希望契力亞科夫這麼做,畢竟沒有契力亞科夫的約束與制肘,喬德諾維奇將更加肆無忌憚,那些主戰的要員肯定會把俄羅斯推入深淵,到時候誰也救不了俄羅斯。可是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切爾溫斯基不得不接受契力亞科夫的決定,因為契力亞科夫不妥協的話,只會使俄羅斯四分五裂,而這也正是俄羅斯的敵人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俄羅斯不能分裂,就只能奮起抗爭。

兩個月前,也就是8月6日夜間到8月7日上午的那次會議上,切爾溫斯基就按照契力亞科夫的安排,轉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