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部分(3 / 4)

當然,法德意的情報機構並不知道劉曉賓的真實身份,只知道他是共和國外交部派來的一位情報官員。

專機到達德黑蘭之後,劉曉賓沒有跟隨裴承毅前去參加伊朗總統舉行的宴會,而是直接登上了一架飛往巴黎的商務飛機,在當天晚上就回到法國首都,並且在對方的安排下,與法國情報機構官員進行了第一次接觸。(未完待續)閱讀最新童節就洗澗書曬細凹姍)小說齊傘

國策 正文 第二十九章瘋狂備戰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9 20:13:37 本章字數:7051

子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

曰年舊月的國際形勢,完全可以用“一方唱罷,一方登場”來形容。隨著裴承毅結束出訪活動,回到共和國新都,由洛馬公司、波音公司、克萊斯勒公司、諾思羅普公司為首的美**火企業商業合作與貿易往來交流團就在美軍參聯會主席洛克維爾上將的率領下到了莫斯科,並且得到俄羅斯總統契力亞科夫、副總統喬德諾維奇、總理伊柳申科、國防部長楊基奇與總參謀長烏里楊諾夫等人的超高規格接待。即便不考慮具體成果,俄羅斯當局給予如此高的接待標準就足以證明,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外事交往。

雖然連小孩都認為,交流團的主角是那些控制著美軍生命線的軍火商。但是在最初的報道中,共和國與歐洲的新聞媒體都把鏡頭對準了洛克維爾,因為他是近半個世紀中。第一個正式訪問俄羅斯的美軍參聯會主席。在此之前,也有幾位參聯會主席訪冉過俄羅斯,可他們都是借其他名義進行非正式訪問。因為在美軍沒有設定總參謀長,輪流坐莊的參聯會主席相當於總參謀長。即扮演著美軍最高軍事統帥的角色(按照美國憲法,總統是美**隊的最高統帥),所以洛克維爾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本身就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用一些歐州新聞媒體的評論來說,洛克維爾的俄羅斯之行。不但打破了美俄軍事交流中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僵局,還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意味著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正在由相對獨立邁向全面合作。

不管怎麼個,評論是否還有別的含義,已經說明了問題。

當時,外界一直在猜測一件事情。即美俄當局會不會借洛克維爾訪俄的機會,公開早已簽署的秘密同盟條約。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秘而不宣的美俄同盟條約對潛在威脅,特別是越走越近的中歐兩大勢力有著更加強大的威懾力,足以使共和國投鼠忌器,但是仍然有不少新聞媒體認為。隨著《羅馬條約》相繼在法德意等數個歐洲集體安全組織成員國議會中獲得支援與批准,加上共和國積極拉攏伊朗、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俄羅斯的戰略處境已經萬分危險,只有正式公佈與美國簽署的同盟條約,才能震懾外敵。改善俄羅斯的戰略處境,使俄羅斯擺脫困境。在這些新聞媒體看來。因為公佈秘密同盟條約對美國不會有任何好處,所以俄羅斯當局很有可能採用先斬後奏,或者突然襲擊的方式,在外事活動中直接照會洛克維爾,然後趕在美國當局做出反應之前公佈相關訊息。考慮到美俄兩國的戰略處境。特別是與俄關係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重要性,美國當局很有可能自咽苦果,預設俄羅斯當局的魯莽之舉,然後順水推毋,承認美俄同盟關係。

新聞媒體如此關注美俄同盟關係的原因只有一個,這將成為世界大戰的起因。

雖然美國與俄羅斯早就秘密飾結了同盟條約,但是在公佈之前,秘密同盟條約只有震懾作用,談不是實質性威脅。從國家間的關係來看。共和國也不可能根據一份沒有得到當事方承認的秘密同盟條約認為本國安全與利益受到威脅,從而向某一方宣戰。可以說,共和國可以將美俄秘密同盟視為威脅,卻不能將其當成開戰的理由,也沒有那條國際法承認秘密同盟條約可以成為開戰理由。換個角度看,如果美俄承認飾結了同盟條約,那麼共和國的所有戰爭舉措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因為同盟條約本身就是積極備戰手段。而共和國肯定會做針對性的部署,所以在雙方均積極備戰的情況下。擦槍走火在所難免,到時候不管誰來打響第一槍,都不會揹負引發戰爭的罪名。關鍵就在這裡,世界局勢鬥而不破,中美兩國積極備戰好幾年。卻遲遲不肯開打,就是不想揹負製造戰爭的罪名。如果消除了最後的道義障礙,戰爭很快就會到來。

如果在幾年前,也許沒有幾家新聞媒體會這麼積極。歸根結底,還是受《羅馬條約》影響。雖然這只是一份準同盟條約。沒有規定共和國與歐安組的權利與義務。燃是兩個原先不在一條道上的勢力能夠簽署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