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下旬,共和國海軍與玉軍的戰略打擊強度有所下降。
按照共和國當局的說法,這是在為停戰談判的造有利氛圍,畢竟過於猛烈的戰略打擊只會使停戰談判失去意義。當然,這也僅僅只是共和國當局的一面之詞。雖然打擊強度降低了不少,但是戰略打擊行動並沒結束。根據共和**隊公佈的戰報,3月最後。天,海軍與天軍總共執行了侶次打擊任務,對蒙大拿州的比靈斯、愛達荷州的博伊西、懷俄明州的卡斯珀、猶他州的奧格登與奧勒姆、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斯普林斯與普韋布洛、亞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爾與圖森、新墨西哥州的聖菲、以及得克薩斯州西部地區的阿馬利諾與教德薩等數十座人口在刀萬到四萬之間的大中城市進行戰略打擊。導致近百萬人喪命,數以千萬計的城市居民淪為戰爭難民。
在這一系列的戰略打擊中,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3月飛日。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這一天裡,在墨西哥灣活動的主力艦隊對個於科羅拉多州與懷俄明州的十多座難民營進行了集中炮擊。而海軍打擊這些人道主義設施的理由只有一個,即發現美國當局將可以用來生產戰爭物資的工業裝置運入難民營,即美國當局組織難民進行軍事生產,而這違背了人道主義原則。果真如此的話,責任就在美國當局身上。問題是,美國從來不是一個缺乏勞動力的國家,而且美國當局首先要考慮的是讓難民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