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可以說一目瞭然,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參戰,幫助裴承毅解決了後勤保障問題,也為共和國在東線戰場上起總攻創造了條件。
見到史塔克之後,魯拉賈帕尼直言不諱的提出了印度的三點要求。一是美國儘快派兵參戰,二是獲得更多的軍事物資、特別是尖端武器裝備,三是獲得美國的軍事培援助、組建更多的作戰部隊。
顯然,史塔克沒有決策權。
美國參戰肯定不可能,如果總統決定參戰,就不會到現在還保持中立。實際上,就算總統決定參戰,美國國會也不會同意。印度擺明了會輸掉戰爭,沒有任何理由為印度賠上幾萬、甚至幾個萬美國大兵。
魯拉賈帕尼也知道美國不會參戰,要求美國參戰,只是提高談判門檻。
關鍵是後面兩項援助,即軍事物資與軍事培。
雖然史塔克早就認為魯拉賈帕尼已經無力迴天,但是美國的援助仍然會對印度戰爭的最終結局造成影響。換句話說,美國提供援助的力度,決定了戰爭的持續時間。
只是,與第一個問題一樣,史塔克仍然沒有決策權。
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與許可權範圍之內,儘量為印度總理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為印度保留一絲希望。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九十八章 齊心協力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29:23 本章字數:6098
衣承毅不是政治家。免費提供也不是評論員。尼泊爾與孟加拉國廠二,得國薦輿論沸沸揚揚的時候,他更加關注由此帶來的實際好處。
舊日上午,東方聞從加德滿都來好訊息,尼泊爾正式向共和**隊開放國境。
這條訊息,足以讓裴承毅下定開打的決心。
“中國一南亞自由貿易區”後來升級為“中國一南亞經濟共同體”成立之後,共和國與尼泊爾聯合出資,修建了兩條國際鐵路線。一條是由共和國與尼泊爾各出資眈,由拉薩通往加德滿都,在見年竣工通車的拉加鐵路;這也是共和國與尼泊爾的主要地面交通幹線,設計年運輸能力達旦功萬噸,田年複線通車後,年運輸能力突破打手 億噸。另外一條就是由共和國出資蹦、尼泊爾出資糊,由西藏帕羊到尼泊爾最西端的馬哈卡利區府登代爾圖拉,在溺年竣工通車的帕登鐵路;該鐵路名義上為了促進尼泊爾西部偏遠地區的經濟展,實際上則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軍事戰略鐵路幹線;因為尼泊爾與印度的領土爭端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而共和國為了圍剿印度,必須鞏固西線,所以該鐵路的軍事戰略意義非常重大;雖然其設計年運輸能力只有力萬噸,但是在戰爭時期能夠達到強刀萬噸,足以支援舊個軍長期駐紮,或者支援3個軍持續作戰。
除了2條鐵路線之外,共和國與尼泊爾之間還有4條公路幹線。其中打手 條為穿越喜馬拉雅山的高公路”條為高等級公路,2條為區域公路,4條公路的年運輸能力過刃萬噸。
在裴承毅看來,起到關鍵作用的還不止豐尼鐵路幹線與公路幹線。
藏南衝突前,印度是“中國一南亞經濟共同體”的觀察國,一度獲得準成員國身份,在魯拉賈帕尼的開放政策推動下,印度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往來非常密切。為了保護印度的戰略利益,魯拉賈帕尼非常重視用經濟手段控制周邊國家,其中就包括尼泊爾。在尼泊爾與共和國越走越近的情況下,魯拉賈帕尼充分利用了印度的優勢,即尼泊爾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平原地區。印度與尼泊爾之間沒有難以逾越的天然障礙。到藏南衝突爆前,印度與尼泊爾有略國際鐵路”舔高與高等級公路、以及上百條普通公路。更重要的是,印度與尼泊爾都是英制國家,採用的都是窄軌鐵路,兩國間的運輸往來沒有任何障礙。
換句話說,尼泊爾的列車可以直接駛入印度境內,不需要在邊境重新裝卸。
如此一來,只要把物資運入尼泊爾境內,控制尼印邊境地區的交通樞紐,就能利用尼泊爾的鐵路網,將物資與作戰部隊送入印度。
收到訊息後,裴承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親手敲定相關的戰術計劃。
因為是東線戰場上的作戰行動,所以裴承毅只需要集慮奪取戰場附近的鐵路樞紐。
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吉申根傑西面大約打手 釺米處的焦格伯尼鎮,該鎮就在邊境線南面,北面就是尼泊爾戈希區最大城市比拉德納格爾,而拉加鐵路的延長線直接通到了比拉德納格爾,比拉德納格爾的鐵路又通到焦格伯尼鎮,而從焦格伯尼鎮出,鐵路線在布林尼亞聯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