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戰敗的直接原因。當幾乎所有英國人都被憤怒控制著的時候,提前舉行大選,意味著執政的工黨與自民黨主動交出政權。
問題是,英國的政治制度不存在“彈劾”相的問題。
準確的說,只要執政黨或者執政聯盟內部高度團結,在7年的任期結束前,除非相觸犯了法律,不然沒有任何人能讓相從唐寧街舊號搬出來。就算相出了問題,只要執政黨或者執政聯盟能夠達成一致意見,推舉出新相,在野黨也無可奈何。除了7年一屆的大選之外,唯一的辦法就是相解散下議院,提前舉行大選。當然,前提條件都一樣。即執政黨與執政聯盟高度團結,沒有議員反水。如果在野黨起彈劾案,而執政黨的某些議員投了贊成票,使彈劾案的支援率過半數,那麼不管相是否願意接受,都得解散內閣,由下議院的各大政黨重新組閣,或者重新組建聯合政府。到了這一步,相肯定會採取先制人的行動,即宣佈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
也就是說,喬治是個非常關鍵的角色。
如果他肯服輸,並且做出犧牲,那麼要到3年之後,執政的工黨與自民黨才會面對保守黨的挑戰。毫無疑問,以英國的國情,3年之後恐怕沒有多少選民記得住輸掉的第二次馬島戰爭了。即便選民不會忘記給大英帝國蒙羞的戰爭,工黨與自民黨也能在此期間爭取到更多的支援,就算無法擊敗保守黨,也有可能再次聯合組閣。
正是如此,出面“說服”喬治的不是英國的利益集團,而是美國總統。
接到布蘭迪諾的電話,喬治就知道,他的“政治家”生涯已經結束了,而他的“政治”生涯還遠沒結束。
當然,辭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為是“換帥不換馬”所以喬治在離開相官邸之前,還得向執政聯盟推選出來的準相,也就是自民黨黨魁薩利弗交代工作。
從這裡也能看出,工黨已經被逼到絕路。
在執政聯盟中,工黨一直占主導地位,畢竟工黨在下議院佔了驟的議席,而自民黨自航有打手 皖的議席。4年前,組建聯合政府的時候自民黨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當時自民黨不與工黨合作,只有三種結局。一是與保守黨合作,而保守黨是第一大黨,能夠分給自民黨的好處肯定比工黨少得多。二是逼迫工黨與保守黨合作,讓自民黨成為在野黨。三是聯合組閣全部宣告失敗,按照憲法規定舉行第二次大選,而自民黨肯定會被選民拋棄。顯然,這三種可能出現的機會都不大,自民黨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與工黨合作,在聯合政府中獲得不到四分之一的席位。
如此不出任何意外的話,自民黨只有把希望寄託在下次大選上了。
現在出了意外情況,自民黨身的機會來了。
擺在工黨面前的現實是,如果不能穩住自民黨,別說打手 鰓的議員反水,就算只有四分之一的自民黨議員,也就是佔下議院鰓的議員反水,在野的保守黨都能起彈劾案,逼迫相提前解散議會。
工薦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讓出內閣總最重要的位置。
換句話說,之前是工黨邀請自民黨組閣,等到薩利弗上臺後,就是自民黨邀請工黨組閣了。雖然自民黨不可能徹底壓制住工黨,肯定呀把大半數部長席位留給工黨,但是主從關係的變化,已經決定了工黨的命運。
可以想像,今後幾年內,工黨的日子會非常難過。
不管怎存說,日子再艱難,也不沒有日子過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對美國來說,自民黨肯定是比保守黨更好的選擇。
從某種程度上講,美國當局也沒有別的辦法。如果不能儘快拉攏自民黨,保守黨就會採取行動,透過聯合部分自民黨議員,逼迫喬治解散下議院。即便喬治死扛到底,即在不解散下議院的情況下重新組閣,因為工黨沒在喬治辭職的問題上給予自民黨足夠的好處,自民黨也會倒向保守黨。而保守黨為了爭取到組閣的機會,肯定會給自民黨,的價就是說。最終仍然由保守黨上臺組建聯手 “真要走到這一步,英國的政治局勢就非常複雜了。別說英國選民會無所適從,連最優秀的政治家都無法準確預測英國的政治走向。別的不說,如果保守黨黨魁有點頭腦,肯定會先爭取自民黨的支援,在組閣的時候讓出更多的個置,等到組閣之後再與自民黨翻臉,然後解散下議院,提前舉行大選。只要保守黨能夠在年底之前完成這一系列的舉措,肯定能在大選中獲得半數以上,甚至大部分選票,獲得單獨組閣的權力。
保守黨再次上臺,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布蘭迪諾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