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1 / 4)

小說:東唐再續 作者:一意孤行

膊桓銥姑�蛔瘢�飠岫�嫉蕉紗�狹耍�偷壤鈄澄浞⒒埃�趁欽餼投珊印!�

李元審滿意的點點頭,拍了拍馮橫勇的肩膀:“今後某要是挪了位置,這個牙將總也跑不了你馮霸!好做,好做!”

此人竟然便是馮霸!

馮霸依舊面色憨厚,搓手笑著:“多謝李壯武,俺是不大會動腦子,就是個廝殺漢,李壯武看得起俺,俺一定不會忘了李壯武的好!”

李元審哈哈一笑,豪氣萬分,大聲道:“傳我將令,渡河!今夜就在對岸紮營,明早出發,直奔晉陽!”

不得不說,“後院將”作為潞州精銳,的確還是有值得稱道的本錢,渡河雖然只是臨時徵集的附近渡船、漁船,但也算統一指揮,行動有序,加上濁漳水並不甚寬,約莫只有半個多時辰,全軍便已過了河去。

李曜一行帳中的火把自然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李元審遠遠望著那些火把,約莫打量了一下營帳的多寡,捻鬚沉吟著,沒有開口。

馮霸眼珠一轉,目中露出一絲殺機,卻又立刻隱去,再次露出那種憨厚的表情,對李元審道:“壯武,這群人似乎有些不對勁。”

李元審微眯著眼睛:“有什麼不對勁?”

馮霸指了指前方:“壯武請看,那兩兩一組在外遊蕩的,乃是遊哨,這遊哨非是尋常,他們腰間掛著刀,手上持了弓,這裡只有俺們,他們戒備誰?若是戒備俺們,卻也說不過去,俺們乃是潞州官軍,他們為何戒備俺們?”

李元審嘿嘿一笑:“沒準人家把我等當作剪徑蟊賊了。”

馮霸搖了搖頭:“俺們後院將行進有序,乃是潞州精兵,這等軍旅行進,與蟊賊相差太大,對方既然有刀有弓,又有如此大的營帳,絕非第一次跑江湖,怎會識別不出?俺卻覺得,他們怕是在懷疑俺們會去勒索搜刮,才故意示之以強,想讓俺們知難而退。”

李元審臉色一變,冷哼一聲:“我等奉命北上晉陽,哪有空理會這等商賈之人!不過,既然他們這般不自量力,嘿嘿,說不得,我倒要見識見識,他們哪來的膽氣,竟然想在我們潞州後院將面前示之以強!”

馮霸面色一喜,笑道:“正是如此,俺們昭義鎮後院將,怕得誰來?”

馮霸所說的昭義鎮,也就是澤潞節度使治下之地,位於治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北西南部地區,治所為潞州(治今山西省長治市),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作為自古以來的重地,上黨“束山東之襟要,控河內之封壤”,它處於唐廷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之間,其政治傾向對於唐廷中央和地方勢力對比的差異有著重要影響,因而昭義鎮及其軍隊在唐中後期中央和地方藩鎮中處於一種很微妙的地位。當然,事實上昭義鎮作為非割據的中原型藩鎮,它從建置起一直忠於唐廷中央,所轄的澤、潞、邢、洺、磁五州也是唐廷中央對抗、遏制地方藩鎮,特別是河北三鎮的主要陣地之一。尤其是在唐代宗至文宗朝時期,曾數次參與平定地方藩鎮的叛亂,對河朔三鎮的勢力擴張起了很好的遏制作用。可以說,昭義鎮的這種抑制山東、防衛東都的特殊戰略地位是其它中原型藩鎮所沒有的。

作為割據型藩鎮,河朔三鎮同唐廷中央對抗,從地理位置上而言,其進軍路線主要有向西和向南兩條,向西必須經過昭義鎮來威脅長安;向南就直接威脅到東都洛陽。而昭義鎮處於成德、魏博兩鎮與東都洛陽之間,從成德、魏博進攻洛陽則必然會經過昭義鎮。因此昭義鎮在河朔三鎮和唐廷中央之間形成了一道屏障,對防遏河朔三鎮起了重要作用。並且從唐代宗至文宗時期,河朔三鎮同唐廷中央之間一共發生過八次激烈的衝突,唐朝廷數次發動各鎮對其進行討伐,而昭義鎮參與了其中的六次戰爭,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有兩次,起次要作用的也有兩次,起了“一定作用”的還有兩次,這比其餘一些“打醬油”的藩鎮,算是有用多了。

昭義鎮起到主要作用的兩次,即德宗建中年間的唐廷中央和河朔三鎮之間進行的討伐田悅和平定朱滔的兩次戰爭。德宗建中元年(780),李抱真升任檢校工部尚書,兼潞州長史、昭義軍節度支度營田、澤潞磁邢觀察使。從建中元年至德宗貞元十年(794),李抱真任昭義節度使的近二十年間,唐廷中央和河朔三鎮間數次發生激烈的衝突,而昭義軍從始至終,都是唐朝廷所徵發的物件。可以說昭義鎮對於遏制河朔叛鎮的勢力,維護唐廷中央政權利益起了很大的作用,成為唐德宗對抗河朔叛鎮的一個重要棋子。而在和河朔三鎮的關係中,昭義鎮之所以與其是一直處於對立的雙方,究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