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威廉姆斯,鷹國第一學院終生教授,今年56歲;保羅·史密斯,同樣是鷹國第一學院宇宙天體學教授,38歲,愛德華最出色的學生,在愛德華的教導下完成博士學業後便留校擔任老師,僅僅七年時間就成為了該專業的教授。
這對師生原本是沒有資格接觸到網路的,畢竟掃廁所的上什麼網呢。
只能說保羅的動手能力是真的強,竟然利用平常打掃垃圾時收集起來的一些零碎,硬生生整了個無線電收發裝置,然後利用庇護所裡金屬排汙管道作為天線,收發無線電訊號!
所以還是夏國那句老話說得好啊,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數理化知識真正能夠學以致用的人,到哪兒都是個人才。
蹲坐在樓梯昏暗的路燈下,愛德華正在享受每天難得的歇息,這裡的空氣可能是愛德華和保羅負責區域中最清新的,這裡的光線也是最明亮的,畢竟這一層都是垃圾處理層,其中大部分都是上面幾萬人的排洩物。想要維持一個容納五萬人的庇護所正常運轉,垃圾處理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為了節省能源,庇護所安排了超過三千人負責這項工作。
數量上或許有些誇張了,但這樣安排背後的意義——最初的時候保羅也不明白,他總覺得沒必要安排這麼多人,尤其是從事這種工作的人每天只有幾塊堅硬的黑麵包,兩天才有一小碗豆子,維生素餅乾也是後來才逐漸安排上的,而那個時候最初的三千人至少已經死了三分之一。
愛德華·威廉姆斯告訴保羅,有些事情並不是看到的那樣。
負責垃圾處理的崗位“報酬”確實少得可憐,僅僅只夠維持一個人勉強活下去,但如果將報酬提高一倍結果會是怎樣呢?愛德華說,那樣就會有很多原本可以憑藉這份“報酬”活下去的人被擠掉工作,最後因為沒有工作被攆出庇護所,悽慘地死在外面。
最初的時候保羅不明白,但是當他看到一些人為了待遇稍好的崗位爭得頭破血流,甚至還有暗中威脅、殺人的事情發生後,他才終於明白了愛德華那番話的意義。
可保羅覺得,他跟老師不應該一直在這裡處理垃圾,他們是有學問有能力的人,外面的世界應該有適合他們的工作,只是這個庇護所不需要而已。所以保羅決定要跟外面聯絡。他在垃圾堆裡辛辛苦苦尋找材料,然後又偷偷摸摸組裝起來,經過長達兩個月的測試,終於成功地聽到了外面的聲音。
那是差不多半年前。
事實上保羅的無線電並不是一開始就十全十美,從最初只能勉強接收到一些訊號雜音,到漸漸可以收到三五個清晰的頻道,保羅不僅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反覆學習,嘗試,更是暗中請教了兩個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跟他們一樣被安排在底層處理垃圾的,電子訊號方面的專業人士。
最終一個月之前,保羅的這臺無線電裝置可以向外傳送訊號了。愛德華提醒保羅不能隨便暴露身份,於是兩人決定使用一套密碼,大機率只有天文專業人士才能想到的密碼邏輯,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聯絡外面的同行,哪怕不能真正地脫身,至少——不那麼孤單。
只是沒想到,保羅傳送的密碼資訊被來福基地截獲,並且透過基地的量子超算破譯出來。在確定了愛德華跟保羅的身份資料後,周莉就將兩人列入“人才收集計劃”的目標,宇宙天體學在末世前幾年或許沒用,但在將來肯定是有用的,而且這個將來,周莉覺得不會太久。
<center></center>
晚上一點,是愛德華和保羅正式“下班”的時間,已經辛苦了一整天的他們,回到樓梯通道,旁邊的陰影裡有兩個地鋪,那就是他們的“臥室”,其實他們不一定非要睡在這裡,可誰讓這個樓梯通道的燈光永不熄滅,也只有這裡才有略微流暢的空氣呢。
“老師,我剛剛又收到訊息了。”保羅的全部家當就藏在樓梯塊金屬板將其封起來,好在這一片除了他們兩人並沒有其他“工人”,至於說那些“貴人”們,且不說根本不會來,就算來了也肯定會被兩人“臥室”的味道直接燻走。
每天晚上保羅睡覺之前都會使用大概半個小時的無線電,事實證明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現在他已經知道,有個人願意接收他們這個專業的研究人員,而且也願意來接他們,但關鍵的問題是,他們需要走出庇護所。
“時間都已經說定了,大概就是三天左右,老師,你上次說的方法,真的可以離開庇護所嗎?”
“當然。”愛德華捋了捋大鬍子,棕褐色的鬍子早就油膩得像是沒洗過的抹布,但愛德華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