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週麟和周莉為來福基地的將來拼命謀算時,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開展自救。
這一輪災難不是環境因素引發的,而是來自不斷瘋狂增長的變異生物。
從末世開始生物變異,基本上都已經繁殖出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多的後代。正所謂量變引發質變,越來越龐大的變異生物種群必然會引爆食物危機,而人類彷彿是所有食肉類變異生物的終極夢想!
當數量不佔優勢時,變異生物單獨行動面對人類的熱兵器並沒有優勢,往往還沒有形成規模就被人類獵殺、圍殺,被人類食用或者是實驗,甚至於皮毛這些還能用來作為生活用品,可以說是讓一部分人提前過上了末世裡的“小康”生活。
可是當變異生物的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形勢就反過來了。
面對成群結隊的變異生物的威脅,人類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修築城牆!
只要利用高大堅固的城牆,普通士兵才能用槍支阻擋變異生物,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一時間,“修城牆”成為了衛星網路上最流行的一句話,人與人之間打招呼的第一句話都是——你們哪兒修城牆了麼?
有沒有開始修,修到什麼程度,最後的城牆有多高,多厚,防禦力達到那種程度,甚至成為了人與人之間攀比的資本,就好像曾經的學區房,形成了獨特的鄙視鏈。
而在所有修築城牆的城市裡,嘉州城算是進展最快效率最高的一個,除了城牆規模的原因之外,七十一臺工程型龍伯的加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缺乏能源和機械的情況下,普通工人要十幾個人才能將一噸重的石頭搬運到城牆上,而工程型龍伯一臺就可以輕輕鬆鬆地搬運,速度更快擺放得更為精確,所以一臺工程型龍伯抵三十個壯年勞動力那是一點都不誇張!
如今嘉州城已經開始修築第二圈城牆。
因為上一次變異生物攻城的事情,沿海移民們終於見識到變異生物形成的“潮水”有多麼恐怖,一點都不比海平面上漲可怕,所以這次修建第二圈城牆時,再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阻攔,甚至還主動要求參與修築城牆的工作,即便“薪水”很微薄,一年下來只是額外發放幾塊乾糧外加一小把蔬菜。
是的,蔬菜!
從來福基地弄出來的蔬菜,全世界可能只有嘉州城才會對普通人開通蔬菜的兌換了,畢竟在末世裡,每一顆蔬菜所需要的物資和精力都是非常誇張的,除非是大富大貴之家否則決計是吃不起的。
來福號基地並不缺蔬菜。
周才軍用了相當於整整二十畝地來種植蔬菜,就在乙字號地下庇護所裡。
跟當初在來福號甲板上一樣,這裡的種植基地同樣使用的是魚菜共生模式,這種生態迴圈型將種植和養殖緊密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節約大量能源,也能大大減少對環境的壓力以及人力成本的壓力。甚至於在一部分養殖區,周才軍還養上了雞,雞棚就直接架設在魚池上,其糞便則是直接掉落到魚池當中成為餌料,經過魚類消化吸收後形成的魚糞以及溶解在水體裡的各種營養成分。
<center></center>
魚糞透過糞便收集機收集起來進行高效堆肥,而水體則是透過魚菜同生系統進入種植槽當中。
為了保證整個系統的乾淨衛生,周才軍是專門選育的雛雞,從生下來開始它們的食物就是以種植的邊角餘料、變異獸稀釋液以及少量的飼料,如此一來基本上杜絕了大量的科技與狠活,而在變異獸身體組織稀釋液的作用下,不管雞魚還是蔬果、糧食,生長速度都快得令人驚訝!
也正是因為這些,來福號基地目前的糧食、果蔬乃至養殖魚類的收穫量才能做到不斷上浮。
也虧得嘉州城是王平平在主持工作,雖然他不知道來福基地究竟是怎麼做到的,但哪有還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有充足的食物來源就行了、
只不過現在嘉州城官方庇護所能夠拿出來進行交換的物資實在是越來越少,就連王平平都不得不預設民間有槍支彈藥的存在,因為那些人人白天不會選擇去修城牆,而是帶上武器或者跟著有武器的人一起出城去狩獵,就如同某些小說中的“賞金獵人”一樣,依靠捕獵到的變異獸跟來福號基地進行交換。
為了方便大家,來福號基地還專門在城牆拱衛的地方買了一個門面,主要就是為了避免那些“賞金獵人”們拖著變異獸往千島水庫走。
一方面變異獸的屍體也要講究個是否信心啊,其二就是佔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