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我就看了個目錄.......這特麼要是升級的話,那不是要到天長地久去了?”周麟忍不住感慨,他也知道,在技術儲備完整,能源和原料都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共生交通工具】的改造基本上是他想到哪裡就完善到哪裡,幾乎不需要時間的。
然而僅僅只是粗略的過了一遍,周麟就知道想完成這次升級有多困難。
首先是能源。
來福號使用的反應堆差不多算是人類在核裂變反應堆技術方面的極限高度,但想要用來推動一艘空天航母還遠遠不夠。
在【技術推衍】出來的動力資訊中可以很明確地看到,必須要使用核聚變反應堆,而且還是大功率的雙反應堆,才能維持空天航母需要的能量消耗!
核聚變反應堆放在末世前人類科技樹上,基本上可以算是桂冠了,即便是漂亮國和夏國,在這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十分有限,可以說距離實用化還有從大唐到西天那麼遙遠的距離。
【技術推衍】雖然幫周麟完成了這個過程,但周麟想要實現它卻不容易,這裡又牽扯到原料和材料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使用的原料,氘和氚......想要得到它們可不容易,至少周麟手裡一毫克都沒有。
國家以前肯定是能製備的,畢竟從海水中就可以提取,但還有沒有存貨,如果有的話又給不給周麟,給能給多少,這些都是未知數。如果不能從國家手中拿到,那麼就需要周麟自己想法去提取——不好意思,這個提取的技術可是沒有的。
然後就是製造熱核反應堆需要的原料。
想要讓氘和氚的原子核接近到足夠發生聚合可不容易,萬億分之三毫米的距離普通方式根本不可能,自然界也只有在太陽那樣巨大的恆星上才有可能發生。
想要人工製造出這樣近的距離,超高壓是不現實的,那麼唯一的方式就是超高溫。
然而超高溫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約束超高溫的粒子流,目前人類科技樹中唯一能夠找到的方式,就是磁場。
粒子流的溫度越高,用來約束其運動軌跡的磁場就必須越強。
九年義務教育告訴我們,磁場可以用電流來產生,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電流越大磁場越強。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材料最合適承載大電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