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棒子國之間的矛盾那是由來已久。
雖然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都是一家人。可是因為他國的介入,其實這裡也可以點名,就是以漂亮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介入,硬生生地將同一個民族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而在不同的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導致兩個國家成為了世仇。
說起來還是很冤枉的。然而歷史一旦形成,就很難再透過人力將其扭轉過來。
尤其是北邊兒那個國家的管理模式,即便是在我們夏國都有很多人是看不習慣的,覺得跟封建王朝沒有任何區別。
自從末世開始以後,兩邊的衝突矛盾就一直接連不斷。北方的統治者一面阻止南方的同胞透過他的國土逃生另一面又在拼命地將自己的家屬和親信的家屬安排到更安全的夏國境內。
這種雙標的行為也就只有在北棒子國才行得通,換做其他國家,像他這樣的統治者怕是早就已經被推下臺了。
而這一場關係著南棒子國民是否還能在這個世界存在的戰鬥,從一開始就打得非常激烈。
沒有出路了。
國內的存糧已經徹底沒有了,衝不出去不僅自己要死,家裡大大小小的最後都要活活餓死,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全民皆兵,殺出一條血路來。
正因為信念的不同,所以這場戰爭一開始南棒子國就表現出不死不休的氣質,每個上戰場的人壓根就沒想著要活著回去,打通生命通道就是他們唯一的目標,哪怕這條通道需要用人命一寸一寸的填出來。如此一來北邊的防禦部隊就感覺十分吃力,他們可不想拼命,除了極少部分死忠之外,誰又真的可以為了誰去死呢?
士氣、裝備的差距導致戰況從一開始就對北邊不利,通俗點來說北方是節節敗退,猶如當年一樣,如果沒有夏國不惜血本的幫助,現在哪來的什麼南北之分?但這個情分北方統治者及其後代其實是不怎麼認的,在他們看來夏國當年的支援和犧牲,完全就是為了夏國自身的安全,直到現在,北方國家的存在對於夏國來說最大的意義仍舊是戰略緩衝。
道理或許沒錯,但做人真不能太棒子,否則夏國也不會對北方統治者哭天喊地的求援不管不顧,甚至直接裝聾作啞了。
本來嘛,能夠讓他家裡人和親信家屬進入夏國境內避難,就他一貫的表現來看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人家南棒子好歹還上貢了呢,也沒見人家請求夏國出兵幫忙打通生命通道——想來也是知道夏國肯定不會同意吧。
至於說整個棒子半島對夏國是否還要戰略緩衝意義,那就見仁見智了。
總之在夏國鐵了心不趟這個渾水之後,北方統治者竟然直接去找大毛熊了,希望大毛熊能夠助一臂之力。
如果不是末世,迫切想要再給自己找一個出海口的大毛熊肯定不會拒絕這個要求,但現在嘛,說句不好聽的話,大毛熊都是自身難保,他們國家的自然條件可比夏國要脆弱多了,或者說因為自然環境的相對單一性,達不到夏國面對自然災害時的緩衝效果。
冬夜急凍,漂亮國夏國等南北跨度大的國家總還能找到一些適合生存的地方,大毛熊呢?
巴蜀零下四十度的時候大毛熊全境冰封,最高溫度都沒有五十度,也不知道他們那些人最後都是怎麼活下來的,倒是最後活下來的人個個都成功減肥了,曾經膀大腰圓的形態如今看不到幾個。
在遭到大毛熊的推脫後,北方統治者徹底瘋了!他竟然直接對南棒國喊話,說要是不現在停止戰爭,那麼他將會立刻使用核平武器!全世界都知道北方統治者手裡是有這玩意兒的,而且除了正兒八經的原子彈之外,他手中還掌握著數量不少的低丰度放射性原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強行塞入火箭、導彈甚至是炮彈當中,只要瞄準夏國的土地來上一通,也能給夏國造成巨大的傷害。
原本呢這些火箭。導彈基本上不是瞄準南方的同胞就是隔壁的小島子。
一開始沒人相信北方統治者真的會這麼幹?
小島子直接向大海排放核廢水已經很缺德了,北方統治者往常都是以冷靜聰明著稱,怎麼會說出“如果夏國不派兵增援的話,他就會種蘑菇”這種話。
然而就在北方統治者這麼說了第三天,一朵漆黑的蘑菇雲就在北棒子和夏國邊境線上騰空而起!
說是邊境,但其實就是在夏國境內,尤其是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高溫以及核輻射,給夏國境內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破壞!
<center></center>
舉世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