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情》,都是上個世紀最後十年和本世紀初的老照片,我前天逛三里屯“貝塔斯曼’’圖書連鎖店在舊書堆裡發現的。上面還有您呢,‘‘北京的酒吧”第二頁,人堆兒裡,這正樂的是您吧?

老王:我完全不記得這是在哪兒為什麼了。有作者嗎?

咪咪方:沒作者,只有編者。不過這張照片下面有一行小字說明,這是北京影視圈和音樂圈人士常去的酒吧——8。

老王:全錯。我是認不出這是哪兒,背景太模糊,沙發像是“夙昔黃”但也不一定因為後來哪兒的沙發都那樣,但肯定不是8,8也根本不是酒吧,是舞場。老8在新東路,現在的“老佛爺”百貨公司。新8在三里屯,現在那家“謬謬”專賣店。也不能說是影視圈音樂人常去的店,應該說是早期電子音樂愛好者常去的地兒。北京推廣電子音樂,駭瑞——8老闆,功不可沒。我就是在那裡受到電子音樂洗禮的,從音樂盲變成——還是音樂盲,但是愛聽,一聽就大。這個女的叫求求,是我老師,蒼龍衛視一專業攢局的,直接變成北京第一個女唱片騎師,後來周遊世界打碟,最火一年澳洲排名第七。還有一女孩叫歷歷的,白領,也成了駐場締結,靠兩隻手吃飯。還有一朋友,做生意的,房地產和金融,小時候吹過口哨,上去一打,全場都傻了,大師啊。後來生意都交給別人,自己建了中國第一間電子音樂工作室。第一個在中國開店賣膠木唱片,現在老店還在朝陽公園南門開著,去年我還路過那兒,門臉沒變,聽說被他兒子轉手了。你聽過二十年代的電子樂《黑洞的另一頭》和《大爆炸之前》嗎?現在練遊戲房,遊戲OK夜總會,火葬場,公墓,還老當環境音樂放。那是他寫的。電子樂完善了他的世界觀。

咪咪方:這張照片上有我爸爸——北京的餐廳這一欄。這些人都是誰?

老王:素小名、抱默、碘碘、小隆,這個打電話的是老槳。你爸當年參加過一個吃喝委員會,這是那個委員會的一些人。這是在哪個餐廳讓我想想,穿蘇聯元帥服唱歌的這個人讓我有點印象。

咪咪方:說明上是“風行一時的俄式餐廳”。

老王:也談不上風行一時,社會主義國家總有俄式餐廳。想不起來了,過去很多俄國菜館都有俄國人唱歌。這不是磨根麼,這是他開的“三個貴”,他家的乾鍋薄荷羊肉太好吃了。這是老方家開在後海池子邊的“越來越露山房”,他家的醬椒魚頭和擂茄子很靠譜。北京的畫家都會開飯館,開一個火一個,別人想開就沒戲。這是老虎家的“小畜”,他家的黴乾菜燒肉是蒸出來的,咬著像好皮鞋的鞋跟兒。這是小冀家的“為服”,有一陣我們拿那兒當食堂,想不出哪兒好吃了就去那兒。哦,“盛林浮”也在上面。這是北京最早的臺灣菜,我們的另一個食堂,臺灣人開的,媳婦兒是北京的,難得菜譜上一半是素菜,紅燒黃瓜滷白菜什麼的,還有五十八度的金門高粱,可以買醉。你媽和那兒的老闆娘特熟,老帶你去,我都碰見過好幾回,大人喝茶聊天你在旁邊一本正經地聽,從小你就老和大人混,混得一張小臉怪怪的你不記得嗎?

咪咪方:您這一說,我好像有點印象,屋裡好像種著竹子,好像老有流水聲,老闆娘穿得挺女人的。

老王:好像是吧,我也忘了。這是“哈宿卡”,城市賓館後邊一酒吧,也是臺灣人開的,牛肉麵和生拌麵北京第一,巨香無比,能跟他有一拼的也就是蔣9後起的臊子面,我為了控制體重,反對夜草,以後才不去他那兒了。這老闆叫敬——敬什麼,太會做生意了,他爸過去是臺灣電影局長,客人喝一瓶“踏開拉”,他就送第二瓶,第二瓶下去全大了,保管接著開第三瓶。他家還有一種二鍋頭特飲,是敬先生自己發明的,用踏開拉的手指杯就咖啡糖和檸檬,一口悶。你爸最崩潰那年冬天,我和你爸,圓貓同志——你爸另一個朋友,天天在那兒把自己搞大。這不是年輕時代的老費麼,站在“酒嘯”門口含笑,他旁邊的果兒是誰我瞧瞧——太有意思了這都是誰拍的。

——都拆了,我們那時候可吃可玩有一說兒的地方,都拆乾淨了。北京市這批土包子真缺大德了,哪條街火拆哪條街,生把一北京蓋成一萬座大怯樓。我為什麼不愛出門?因為沒法出門,一進城就覺得是外國,而且是一個嚴重不靠譜的外國。

本世紀初,北京城裡拍電影就沒法拍了,沒一條衚衕不穿幫,沒有一個四合院是完璧,要講過去的故事,景兒都要搭,街也要搭。有的時候,一夢醒來,向窗外望去,我都不知道我生在什麼地方。

咪咪方:什麼記憶都沒有了。

老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