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風調雨順,看樣子,今秋應該又是一次豐收。當然,讓楊浩心中稍定的是,崔珺然、宇文漪等女腹中的情況正常,在嬸孃的幫助下,那些對於懷孕的女子有著豐富照顧經驗的宮女小心翼翼的伺候著諸人。
至於李採玉,似乎因為宇文漪的關係,倒也融洽,這讓楊浩的心中稍安,他可不想清河又出什麼事情。至於楊吉兒的到來,倒是讓蕭太后非常的高興。雖然楊浩沒有在場,可是也能想出嬸孃一定高興非常,想必,自從明帝被弒之後她的愁眉總該舒展一下了吧!
此外,李靖也有訊息傳了出來。拜宇文化及所賜,大部分的宗卷被保留了下來。在擊敗宇文化及之後,楊浩接管了這部分資源,其中更是包括了玉璽。隋朝的科技已經足夠的發達,建造的船隻又高又大。
在李靖的努力下,依據從宇文化及那裡搶來的資料,才得以復原那些高大戰艦。同時,按楊浩的要求,在戰艦之外,蒙上了鐵皮,就連船尾船首一些重要的地方,都是蒙上了鐵皮。當初,李靖還以為這樣的戰艦必沉無疑,可是實踐證明,這樣的船隻的作戰力非常的強大,一般的船隻根本無法與它對抗,直接被鐵皮戰艦撞出一道巨大的裂縫。
可是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只是造出了一隻戰艦。要知道,在李靖的努力下,山東諸郡的物資任由李靖調遣,他全力製造,當才全力的造出了這個一隻戰艦。雖然戰鬥力非常的強悍,可是想要在攻取洛陽之前,造出大量的船隻並且訓練出一支戰鬥力不俗的水師,還是非常的困難啊!
楊浩沉吟,他決定派出使者,前去招降南方勢力。
首先,楊浩將目光鎖定了杜伏威。對於杜伏威,楊浩瞭解不多,但是知道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起兵,成為了某一支民變軍的首領,並且在後來的戰鬥中擊敗了明帝派出去剿匪的大將陳祾。在明帝被弒之後,他與沈法興、李子通等人在江都一帶鏖戰。原本的時空之中,杜伏威早早的投效了李淵,後來卻因為輔公佑的叛變從而身首異處。
杜伏威既然肯投降李唐,那就證明他是沒有野心的,在楊浩看來,他與孟海公雖然出身不同,可是本質都差不多,都是為了本身的生存及家庭的延續,是以他特意在軍中尋了能言善辯之人,出使江淮。
沈法興,原本是隋臣,也曾經向皇泰帝稱臣,在洛陽小朝廷覆沒之後,沈法興並沒有繼續向楊浩為首的河北政權稱臣。雖然是如此,楊浩還是派出了使臣,前去招撫。至於李子通、林士宏、蕭銑等人,楊浩知道這些人並不像杜伏威、沈法興一般,是以沒有派人出使。
就在楊浩處理諸事的時候,天不作美,鞏縣一帶下起了綿綿的細雨,這樣的天氣,並不適合用兵,更不適合弓箭手出擊,是以無論是隋軍還是鄭軍都守在各自的地盤之中,並沒有大動作。
而此時,洛陽。
王世充首先接到了宋城失守的訊息,這個訊息讓他大為震驚,他本來以為,他所依仗的,就是王氏子弟眾多,可以為大鄭分憂,更何況王道詢在領取軍令的時候,信心十足。可是他想不到,居然不過月餘,宋城就淪陷了。
而就在一天之內,更多不好的訊息接連的傳來,梁郡諸縣在孟海公的攻擊之下,居然紛紛投降。
還真的是世事變幻無常啊,他不明白,為什麼,這一切變得那麼快?讓他有些措不及防!
這個訊息讓他十分的震撼,梁郡若失,恐怕淮陽、潁川諸郡不保,如果襄城郡、南陽郡、淮安郡、汝南郡等地再失去的話,洛陽就更危險了。
可是如今該怎麼辦呢?他內有憂患,外有強敵。當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王世充感到他十分的無力!他剛剛接到了好訊息,可是轉瞬之間,局勢居然就變成了這樣。而就是昨日,他剛剛下達了讓出偃師的命令!
如今情況驟變,偃師該怎麼辦?要?還是不要?王世充的腦海中浮現出這幾個字,兩個決定讓他左右為難!
他不明白,為什麼,他的手下,居然有那麼多的叛徒!這些將領,有投降隋楊的,有投降李唐的!他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不肯老老實實的效忠他王世充?昨日降一兩個,今日降一兩個,後日呢?他不敢去想了!
腳步變得沉重,王世充變得很是煩躁,這個時候,他似乎有些後悔了!
他之所以後悔,不是用人不當,而是後悔當初腦海一發熱,就貿然稱帝!沒錯,那個時候,他王世充的勢力極盛,已經佔據了中原大部,李唐也在他的攻擊之下節節敗退,一些反王,諸如楊士林、朱粲都紛紛尊他為主。那個時候的他,是多麼的意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