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軍艦。

6-1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一艘日本三菱造船廠為清政府建造的海防炮艦,因孫中山在廣州遭陳炯明暗算時以其為座艦,後改名中山艦,著名的中山艦事件,就是因它參與其間而得名的。1937年12月,該艦和永績艦在長江金口執行佈雷任務時遭日軍轟炸沉沒,艦長薩師俊戰死。前幾年,該艦被打撈後修復展出。

6-2逸仙艦,則是1931年,由葉再馥設計,江南造船廠建成的國產戰艦,效能極佳,代表了當時中國造船業和軍事艦艇設計的最高水準。葉是廣東番禺人,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造船系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曾在平海艦的建造中糾正日方設計錯誤而名噪一時。當時,正是國民政府所謂“黃金十年建設期”開始之時。由於現有軍艦多為清代遺物,為了保障海防,海軍部長陳紹寬向蔣介石提出了一百艘軍艦的造艦計劃,並懇切地對蔣介石申明——資金方面,少編一個甲種師,幾年就夠了。蔣哭笑不得,內戰正酣,不要說一個甲種師,連一個丙種團也少不得啊。不過,蔣並不是完全的死腦筋,在蔣桂戰爭中,他認識到了海軍的威力。因此,蔣介石還是對海軍建設提供了有限的支援。

這種情況下,海軍方面得以在抗戰前建造和購買一批新型軍艦,包括寧海、平海、咸寧、民生、民權等,成為海軍在抗戰中的主力。逸仙艦就是這時建造的,也是這批艦艇中完全由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最大軍艦。由於設計非常成功,江南造船所1936年曾開工建造一艘該艦的擴大型炮艦,無奈到日軍攻佔船廠,該艦工程僅完成不到一半,遺憾地被放棄了。

其實,逸仙艦也是一艘很有傳奇色彩的軍艦,它在江陰戰沉之際,艦上飄揚的是海軍部次長陳季良中將的將旗,標明逸仙艦是中國海軍的旗艦。就在三天前,原中國海軍旗艦平海號壯烈戰沉,陳季良移旗逸仙艦,又遭到日機集中攻擊。逸仙艦中部中彈,由於該艦沒有裝甲,一英寸的軟鋼船殼無法承受重磅炸彈的攻擊,逸仙艦大軸被炸斷,艦體大量進水,艦員陣亡14人,負傷8人(包括陳季良將軍本人),終於傾斜沉沒於魚目洲岸邊。趕來救援的驅逐艦建康號也遭日機圍攻,中彈8發,沉沒於龍梢港。逸仙被擊沉後,陳季良中將再移旗艦於運輸艦定安號,繼續指揮戰鬥。

6-3陳季良將軍,即在廟街借炮給蘇聯紅軍炮打日本領事館,並率江享、利綏等艦與日艦對峙於黑龍江上達半年之久的海軍宿將陳世英。1940年因在逸仙艦上所負創傷復發病逝,追贈海軍上將。陳遺囑中國一日不勝自己一日不下葬。其妻慨然為陳造水泥棺材一具,停靈五年,直到抗戰勝利,才將其送回故鄉福州安葬。

但逸仙艦的歷史還沒有終結。日軍佔領江陰後,派出打撈人員將其打撈出水,最初準備贈送給汪精衛政權。可是由於戰爭不斷擴大,日軍艦船捉襟見肘,於是毀約將逸仙艦尾部增加一層艙室,改做日本海軍兵學校的練習艦,並改名為“阿多田”。1945年日本戰敗後,被迫將逸仙艦歸還中國,並附贈了一套從裝甲巡洋艦八雲號上拆卸來的豪華柚木傢俱。逸仙艦重新列入中國海軍序列。這番經歷不可謂不傳奇。

6-4抗戰勝利後歸還中國的逸仙艦,可見其尾部比抗戰前高出了一層。

在寫作《國破山河在》一書的過程中,薩結識了從日本播磨造船廠退休的平田先生。平田在抗戰期間曾經擔任打撈技師,經歷過打撈平海、寧海、逸仙艦等中國海軍在長江上的沉艦,手中有一些很珍貴的歷史照片。徵得平田先生的支援,我用他提供的照片寫作了《矢盡弓折——日本照片中長江上的中國海軍》一文。遺憾的是,當時平田先生告訴我他沒有打撈逸仙艦時的照片。為此,我在文中對該艦的作戰這樣描述:

很遺憾,平田的畫冊中並沒有逸仙艦的照片,他作了個側臥的姿勢,對我說,打撈的時候,逸仙艦是橫倒在水中的。

逸仙艦,是中國海軍另一艘命運坎坷的軍艦,如果說寧海、平海艦從設計角度帶有濃厚的日本風格,逸仙艦則從設計到製造都是純粹的中國產物,它是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大型炮艦(中國海軍也稱“輕巡洋艦”,但以其噸位,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1931年在江南造船廠下水,排水量1550噸,其戰鬥力在中國海軍中當時僅次於平海、寧海。江陰之戰中,逸仙艦艦長陳秉清深知自己軍艦防空力量薄弱,看到日機欺中國艦隊火力弱經常低飛投彈,遂心生一計,將沒有防空設計的150毫米主炮瞄向日軍可能來襲的東方水天線處,待日機編隊飛來,突然發炮。日機沒有料到中國軍艦有這樣遠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