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辯的身邊。
“兒臣回來了,但拜祭完父皇之後,便返回封地。”劉辯據實說到。
“只可惜,你要走沒那麼簡單了”何後只是淡淡說了句,就轉身離去。
若說誰變得最大,或許就是何某了,如今的她,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母子親情什麼的,也都放棄了。
“果然啊”看著何後的身影,劉辯苦笑著嘀咕道。
“外甥,你且放心當皇帝,這天下舅舅我會幫你守著!”何進中途也來拜祭了一下,隨後在他身邊低聲說到。
“兄長,皇位我是不會讓給你的!”劉協也來過,但是卻沒有以前的那種親切,反而冷冰冰的對他發出了宣言。
第一次,劉辯覺得皇位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東西。
為了得到它,母不母,弟不弟。這一刻,大家彷彿不是成了深仇大恨的冤家,就是冷漠走過的路人。
一系列的程式走完,就在某一天,張讓宣讀了所謂的遺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某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終日勞累不堪,只恐時日不多。為我大漢千秋萬代,生生不息,故事先選定新君,以備不測。
皇子辯有皇者之像,更可堪大任,特立其為新君,待朕百年之後,可登基為皇!欽此!!”
“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幫大臣彷彿早有預料,紛紛拜服接旨。
這一刻,劉辯一副苦笑的樣子,彷彿早已知道事情會變成這樣。
何進和何後則是鬆了口氣,只是鬆氣的理由卻是完全不同。
袁逢和曹操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但是微笑背後隱藏的東西也是完全不同。
只有劉協,一副驚恐的模樣,顯然沒有想到事情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不,為什麼會是這樣!這不可能啊!父皇他,父皇他是絕對不可能將皇位傳給漢中王的才對啊!”劉協畢竟年幼,立刻跳出來大叫。
“混賬!如今正在宣讀先帝遺詔,汝既然身為皇子,不遵守先帝遺詔,反而出面喝罵,這成何體統!
況且漢中王身為嫡長子,無論是立嫡還是立長都是首選。且其忠孝可嘉,從小就天資聰慧,寬厚待人,先帝傳位於他,並無不妥!
相反,你身為庶出皇子,又乃漢中王之弟。不協助兄長也就罷了,居然還敢在宣讀遺詔的時候出面咆哮,如此不忠不孝之人,豈有資格接任大統?!”張讓見時機成熟,立刻破口大罵。
果然,他那麼一罵之後,劉協也注意到自己太沖動了。只是他也發現,如今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因為他發現,下首處聆聽遺詔的眾人,看著他的眼神裡透露出濃郁的不滿。
同時,他還發現,宮殿的某個角落,有一些黑影正蠢蠢欲動。
“先前乃協一時激動,協向各位請罪!”劉協總算是學會了基本的能屈能伸,見情況不妙,立刻轉身向著各位跪了下來。
尤其,還特意朝著劉辯三拜九叩,示意自己的臣服。
“你我兄弟一場,大漢的將來,還得依靠我們兄弟一起去努力!”劉辯不打算放棄這個弟弟,親切的走了上來將他扶起。
這一刻,劉協第一次和劉辯四目相對。
他突然覺得,這個哥哥並不像常侍和父皇說的那麼壞,那麼的笨。
尤其當他看到了劉辯眼神裡的關切,他那因為父皇死去而被掏空的內心,彷彿又被某些東西填補了一些。
一番客套之後,劉辯拉著劉協站回隊伍之中。
然後,在一眾大臣們的期待下,走上龍椅,在黃門的伺候下,換上了龍袍。
“萬歲,萬歲,萬萬歲!!”一眾大臣齊聲歡呼道。
“愛卿,平身吧!”劉辯暗暗嘆了口氣,示意大家起來。
於是,劉辯如同歷史那樣,順利登基當了皇帝。隨後,以皇帝的身份,親自主持先帝劉宏的入土儀式。
自此,劉宏的時代正式過去,諡號為孝靈皇帝,棺木安葬於文陵。
沒有幾天,劉辯還沒有真正的親政,就有大臣上奏說劉辯不過弱冠之齡,只怕還無法親政,不若選定幾個輔政大臣從旁協助?
聽到他這句話,劉辯第一時間就像那塊板磚拍他丫的。
只是還沒等他說些什麼,何後就親自出現,然後一番你來我往的對話之後,就確定了何後臨朝輔政的事實。
這一切,劉辯居然一點反駁的餘地都沒有。
這個時候他也不由得想到:在這裡當皇帝,還不如當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