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蕩”路西,實際卻“掃蕩”了冀中。歷史,有時也真是會捉弄人。1941年10月4日——距“五一”大“掃蕩”6個多月。
這時日軍對路西的“掃蕩”已接近尾聲。冀中區領導分析了日軍對路西山區“掃蕩”的形勢後,認為日本人騰出手後,有可能回過頭進逼、壓迫冀中。為此發出反“掃蕩”指示,要求各部適當分散,以免遭敵合擊,並尋機殲滅小股敵人,廣泛開展游擊戰爭,以阻止敵之“蠶食”。
據此月月底的統計:敵人在冀中的據點,為1026個,公路達到4310公里,封鎖溝(牆)達2751公里。鐵路兩側普遍挖有一至兩條封鎖溝。形勢已是十分嚴重,但10月15日日軍結束對路西的“掃蕩”後,並未回過頭來對冀中實行大規模“掃蕩”,只是繼續實行一個村莊、一個地區爭奪的“蠶食”政策。
1942年1月——距“五一”大“掃蕩”約4個月。
一批日偽高階特務於天津海光寺召開會議,對即將開始的冀中作戰進行了“專門詳盡的討論”。
1942年2月7日——距“五一”大“掃蕩”2個多月。
冀中區黨委、軍區發出反“掃蕩”緊急指示:命令各分割槽部署動員群眾進行堅壁清野,分散、緊縮機關,減少非戰鬥人員,認為敵人很可能在近期內對冀中發動大“掃蕩”。
冀中區的緊急指示下達後,各軍分割槽都進行了部署動員。像七分割槽在安國縣南馬村召開縣、團以上黨政軍幹部會議,傳達冀中軍區指示,提出準備反“掃蕩”。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a�分散人員,地委幹部分散到縣,縣委幹部分散到區、村,部隊幹部有的臨時下到戰鬥部隊;b�分割槽舉辦的連排幹部集訓隊提前結束,學員回原單位;c�給部隊補充了子彈、手榴彈,每人發了兩雙布鞋,還準備了一部分防毒用品;d�根據過去反“掃蕩”的經驗,對部隊進行了先敵展開的作戰部署,以免過於集中遭敵合圍;e�要求各級部門加強除奸工作會議前前後後共開了十幾天。其他各分割槽的情況也差不多,如八分割槽在2月份召開了軍事、政治工作會議,傳達軍區反“掃蕩”指示,並提出“堅持熬時間的群眾性的游擊戰爭”等動員口號;六分割槽也在2月進行了反“掃蕩”準備工作。精簡人員,能回家的發給證明回家,不能回家的到可靠的地方分散隱藏,取消營以上幹部乘馬,部隊分散活動。六分割槽被服廠,還趕製了大批便衣,凡是劃到後方的人一律換穿便衣。
總之,冀中軍區2月7日反“掃蕩”的緊急指示下達後,各級組織層層部署,準備“掃蕩”。不過,此時日方對冀中進行“五一”大“掃蕩”的具體部署尚未出籠,冀中軍區自然也只是針對日軍往前春、秋季“掃蕩”的規模發出警告,進行準備。
1942年2月12日——距“五一”大“掃蕩”兩個半月。
冀中行署發出《關於目前形勢下精簡組織的指示》,要求各級部門堅決精簡機構,當時,冀中政府機構已十分臃腫,竟達10467人,這麼多的人,多為非戰鬥人員,打起仗來,還要靠戰鬥部隊掩護的。不精簡怎麼行?據統計,精簡後,全冀中各級政權幹部、勤務人員減少了3397人。
1942年2月21日——距“五一”大“掃蕩”約兩個月。
冀中區領導機關在博野縣鳳凰堡村一帶突然遭到千餘日軍偷襲。多虧警衛部隊27團英勇善戰,與敵展開肉搏,從早上一直打到黃昏,總算掩護領導機關突出了包圍圈。27團傷亡二百餘,戰後,該團由3個營縮編為2個營。
1942年3月2日——距“五一”大“掃蕩”不到兩個月。
日偽軍3000多人,“掃蕩”九分割槽清苑、蠡縣、高陽一帶唐河兩岸地區。敵人的如意算盤是把我軍勢力驅逐出這一地區,壓縮我軍的活動地盤。九分割槽部隊與敵激戰數日,3月6日,敵人退回出發地。
…
進入倒計時(2)
…
1942年3月20日——距“五一”大“掃蕩”約40天。
冀中軍區發出指示,要求廣泛開展地道鬥爭,挖地道。但令人遺憾的是當時基層地道鬥爭尚未完全開展起來。冀中的老人回憶說,“冀中的地道鬥爭,主要是從1942年敵人‘五一’大‘掃蕩’前後搞起來的。開始在蠡縣、任丘、高陽一帶,以後逐漸擴充套件開來。”其中尤以蠡縣開展較早,所以冀中武委會派人調查地道鬥爭時,去的就是蠡縣。但就是蠡縣,也並非村村有地道。當時在九分割槽工作的馮佩之老人,就曾提到蠡縣東北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