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的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卻都是在另一時空二戰期間大放光彩聲名赫赫的強大兵器。
以飛機來說,螺旋槳時代最有名的戰機,德國的“BF109”,英國的“噴火”,日本的“零戰”,美國的“P51野馬”,以及“容克大媽”、“斯圖卡”“B…29”“C47”等等,都是優秀的名機,二十年代根本都沒出現,但其先進性看圖紙和計算出來的設計引數就令人眼暈,更不用說怪模怪樣的戰鬥直升機和噴氣式戰鬥機、重型轟炸機、空中雷達預警機等等聞所未聞的先進玩意了!
而陸軍方面,陳曉奇盜版曼施坦因和朱可夫總結出來的裝甲叢集作戰經驗,用非常粗疏籠統的言語給軍事指揮員們上了一堂劃時代的大課,因此而催生的鋼鐵洪流時代的作戰技術,更催動了裝甲力量的研究。
重型主戰坦克、中型坦克、裝甲運兵車、自行火炮、自行反坦克跑、自行防空火炮、自行火箭炮、重型坦克拖車、重型卡車、坦克架橋車、坦克掃雷、佈雷車,坦克維修車、野戰醫院,再加上陸軍航空兵的戰鬥直升機,步兵攜帶的各種槍械、反坦克火箭、迫擊炮,這麼龐大的一群怪物在大地上橫衝直撞,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有什麼堡壘有什麼軍隊是擋得住的?
當蔣百里看到一個很粗糙的裝甲師叢集衝鋒的構想模型組圖,神馳想象一番高空偵察機預警指揮、戰鬥機轟炸機打散敵軍重炮陣地和堡壘工事、戰鬥直升機精確打擊敵方裝甲力量、自行火炮群、火箭戰車呼嘯著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