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3 / 4)

小說:諸夏 作者:鼕鼕

更深層一點講,物流水平的提高,在軍事上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一戰戰場上,法國人為什麼能夠撐得那麼久?凡爾登戰場的後面,整個巴黎城數以萬計的新出現的汽車和馬車在不斷的運送物資和傷員。沒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物流體系,就不可能讓這數量龐大的車、馬、人、物快速運轉起來,一個不好就會聚集在一起亂做一團。

陳曉奇還有更大的野心,現在按下不表。

林瀟,三十歲,一個面色黝黑其貌不揚的壯實男子,但是來歷相當不粗,他是曾經跟隨詹天佑先生的學生之一,詹先生最後的那十年間,因為政府軍閥的無能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無法將自己的畢生心血用到中華民族的振興之上,滿懷憂憤的將希望寄託在年輕一代人的身上,那幾年的時間裡,他以身作則,費勁了心血。

可是時至今日,國內局勢依然是亂糟糟的毫無進展,而**北洋的醜惡嘴臉在1919年徹底現了型,像林瀟這樣立志要繼承詹先生遺志的有志年輕人在國內有很多,但是他們幾乎沒有例外的都得不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所以說生活的是相當的鬱悶。

陳曉奇不知道這些變故,但是他知道詹天佑在中國的歷史中佔據了什麼樣的地位,這位用一生證明了華人絕不比西洋人差的偉大學者,用事實向那些輕視華人的外國人和滿清大員們證明了兒女的創造力和智慧。

二話不說,陳曉奇就將此人加入到新的部門。現在他是沒鐵路可修,但是人家林瀟可不是知識面狹窄的書呆子,高鐵路建設的人,在地質學、冶金、機械動力等方面都是有相當造詣的,可以說開山闢石、鋪路架橋都是人家的本行,絕對是大才。

陳曉奇當即在公司內部成立一個培訓班,先由這位林先生在自己的班底裡面挑選學生,教授基本的土木工程,再加上新來的王天運,希望他們能夠將一套合用的半軍事化土木工程科目給頂起來,這是目前暫時的工作。

另外,陳曉奇還打算出資讓林瀟過段時間到歐洲去,著重到法德戰場去實地考察一下那裡的堡壘要塞工程,同時可能的話,找當地的專業人士著重瞭解一下這種軍事堡壘的構建。陳曉奇知道法國人在一戰後建立了聞名世界的廢柴工程------馬其諾防線。儘管該防線在二戰時期幾乎沒發生什麼作用,但是其中的技術含量卻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

陳曉奇手裡面現在沒別的人可用,只好先讓他勉為其難的頂上一段時間再說了。原本他是打算讓林瀟考察一下全美的鐵路建設和公路網建設的,但是考慮到現在外面的環境,一個華人走在大街上隨時都可能被人家叫住審查的惡劣條件下,一個東遊西逛到處觀察戰略情報的人就別想安生了,所以才作罷,實際上到歐洲去看看也是很不錯的。

最後一個人叫孔祥增,字長生,據說是孔氏家族的後人,陳曉奇覺得這位老先生挺有意思的,此人稱得上飽讀詩書,但是卻有些迂腐不堪,孔夫子當年那些好的東西他沒學來,忠君愛國、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的思想倒是實打實的,甚至連士農工商四民分野的老思想也是死抓著不放,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讀書人”,怎麼可以跟商賈去放下身段說什麼利益,太俗了。

陳曉奇老覺得這老先生像是孔乙己之類的,都窮的吃不上飯了,還不依不饒的,說什麼“君子固窮”。可是要真是能“固窮”的話,何解他居然為了家裡人的溫飽萬里迢迢的到美國來淘金呢?

這位三十好幾、孩子都上中學的老先生振振有辭,那一套車軲轆話說出來陳曉奇根本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一方面那遣詞造句實在是太古老,引經據典的直接是在折磨陳曉奇,另一方面他的方言也實在要命,最後陳曉奇徹底高了饒,將這位老先生安排到了掃盲班,順帶著給這些半文盲們開展愛國主義情操的薰陶課。

這個可是老夫子的拿手活,中國歷史幾千年上到三皇五帝下到民國幾年,不管是二十四史,還是民間故事,那是信手拈來滔滔不絕,最後陳曉奇不得不給他制訂了一個教書範圍,那就是著重描述中華文明數千年浩浩湯湯,衣冠的文采風流,偉大文化的燦爛輝煌,秦皇漢武的偉大事蹟,唐宗宋祖的絢爛篇章,總是是什麼好說什麼。

從這個老夫子的口中,歷史上那些悲歌慷慨為國捐軀的猛將義士們鮮活了許多。不管是衛青還是霍去病,李廣還是張湯,也不過是祖逖還是冉閔,不管是文天祥還是岳飛,也不管是戚繼光還是袁崇煥,不管是關天培還是鄧世昌。英雄豪傑,為國捐軀的,都是著重講的內容,大漢天威無遠弗屆,大唐雄風威加海內,大宋文化震古爍今。陳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