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2 / 4)

小說:諸夏 作者:鼕鼕

!與同樣年輕的陳曉奇相對而坐,當真是一時之青年俊傑也!對於山東如今取得的巨大成就,三代人積累起來偌大家業的小克虜伯(以後以此代稱)就有些特別的好奇。這樣傳奇的經歷在這個時代可謂不多見。要知道整個世界範圍內而言,幾乎所有的財團巨頭都是依靠幾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便是卡耐基、洛克菲勒也都是一輩子大拼才有了這樣的成就,而陳曉奇卻短短的九年時間就能夠跟他們比肩,這實在有些太神奇了!

雙方都保持著一定的神秘感,在經過一番寒暄之後,直爽的德國人立刻將話題轉入到實質上面來。小克虜伯絲毫不掩飾對陳曉奇的稱讚,他說:“我聽說陳先生每天晚上工作到12點,每天早晨又都在六點之前起床,十年如一日的保持這樣的勤奮,真是不多見的堅韌意志!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也是必然啊!”

陳曉奇笑道:“彼此彼此!我聽說克虜伯家族每天早上的早餐都是7。15,絕不多等哪怕一分鐘時間,這樣的嚴格紀律幾代人傳承下來,果然能造就傳奇一般的事業!德國能夠崛起,便是因為有這種近似嚴苛的紀律和秩序所致。”

兩人哈哈笑了起來,同樣的年輕氣盛,同樣的胸懷壯志,同樣的類似於清教徒一般的刻板生活和拼命勁頭,這讓兩人一見面就生出惺惺相惜的親近感覺,因為從理想層面上來說。他們都是一類人!

陳曉奇是個大漢族主義者,克虜伯是個軍國主義分子,兩個人對於本國家和本民族有著固執地看法和希望,並一直在為此而努力奮鬥,都經受過國家衰落凋零破敗的慘痛教訓,相同的理想和生活歷程讓他們很容易找到共同話題。

小克虜伯也不見外,直接將話點到了明面上:“陳先生擁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研發團隊,幾年之間取得的成就令人驚歎!而在我所熟知的武器和重型機械方面,您也同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說我們兩年前的合作專案,我認為那是一次天才的傑作!”

他指地是40毫米/60倍身管防空炮和88毫米炮的研製工作,在一次大戰中發覺到防空火力的重要性之後,德國人在這方面的研究就有了苗頭。但是時間和現實條件不允許他們那麼做,因此只有偷偷摸摸地搞。而山東這邊帶去的某些引數卻大大加快了這個程序,這令克虜伯非常驚訝,因為在他們地概念中,中國人研究先進武器,就跟大猩猩會開飛機一樣令人不可思議!

當然這絕對沒有貶低的意思。本身中國是什麼樣的地方?在世界上自詡為文明的國家中,絕大部分人寧願相信這裡是一片文明的荒漠。在1923年劫車案出來之後更是被他們宣傳成了生人勿近地地獄一般。

陳曉奇聞歌弦而知雅意,呵呵笑道:“作為完全陌生的兩方面,我們地第一次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不過我認為那仍然不夠,我希望這種合作是建立在兩個偉大民族之間的共同進步共同支援的合作關係。”

小克虜伯的眼睛頓時一亮,他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陳曉奇這是在主動表示要尋求全方位的合作關係!這在整個世界上覺得非常孤單的德國人來說,不啻於雪中送炭、久旱逢甘霖!換個人這麼說他興許不相信,但是山東方面在這裡已經適當的表現出了的自己的實力,加上這一次戰鬥新冒出來地一些吸引人地東西。小克虜伯有理由相信陳曉奇這不是在信口胡說。

他欣然笑道:“能夠跟遠東的老朋友結成穩定持久地夥伴關係。對於兩個同樣偉大的民族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即使是作為我們兩個擁有先進技術的大公司而言,這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我們公司是願意與有能力的盟友一同發展壯大的!為此我們甚至可以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客人!”

他不是德國元首,陳曉奇也不是中國老大,上升到民族層面的合作這說起來是有些高調了,但是兩人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合適,只不過出於謙虛的考慮,大家還是落實到商業角度來談,這也沒什麼不妥,總歸是事實核心不變。

克虜伯有太多陳曉奇想要的東西了,大炮製造技術自然不用說,特種鋼的製造,特別是艦艇裝甲鋼的硬化熱處理工藝技術,碳化鎢技術,還有很多透過克虜伯穿針引線能夠搞來的機械動力、煤化工、艦船製造和飛機制造技術等等,德國人有太多的先進東西等著有人去挖掘了,另一時空德國的戰敗直接造成了蘇美兩國的強勢崛起,那麼多的科技成就都是德國人的心血啊!

陳曉奇哈哈笑道:“我們也非常歡迎在科技研究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朋友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有好的建議和幫助。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與我一道參觀一下我們的一些研究成果呢?我們很想聽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