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發射機構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別,畢竟陸地上首先要求輕便靈活便於運輸機動,而艦上型的就要好得多。
已經在這裡製造的最大口徑為12英寸305毫米/50倍口徑的巨炮,這還是仿製人家美國人在1910年時地技術,目前也只製造出兩門來沒地方放,都塞進了倉庫裡面。將來拖出來裝配好了放在某個地方當岸防炮或者要塞炮吧!
其次主要建造地就是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三個型號的艦炮,採用電渣重熔鋼、身管自緊技術也摸索中地鍍鉻技術後,它們的整體效能將大大加強,穿甲深度和射擊距離也會提高不少,而最關鍵的是體積和重量也將大大減輕。
這裡目前已經有的,並且可以使用的,是為將來要購進的兩艘重型巡洋艦配備的主火力所研製的203毫米/50倍身管大炮,建造完成時間不長,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做整體驗證。不過卻都裝在了鐵軌拖曳機構上面。只需要將前面的大功率柴油牽引車發動起來拖出掩體就可以了,至於裝彈什麼的根本都不用擔心!裝置齊全著呢!
他們兩個人帶頭一共十幾個年輕人風風火火的從另一條密道出口鑽出去。三轉兩繞的到了一間外表並不起眼的廠房前面,所幸日軍的炮火還沒有延伸到這裡來,他們扭開門鑽了進去過了十幾分鍾,左側鐵軌門開啟來,一輛大功率柴油機拽著沉重的尾巴“轟轟隆隆”的慢慢行駛出來。
在後面長長的拖板底盤上,分別放著兩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