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加入到這個組織的人而言,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會議,一切未定地事情都可以一錘定音了。
從1920年他們第一次發出宏願。到現在七年的時間。他們從物質上和精神上都做好了準備,只待這一個合適的機會。只不過很多人起初不明白為什麼遲遲不發動。但是回國三年,北洋軍閥、張宗昌以及南方革命黨給他們上了活生生的幾課之後,他們都明白了,這件事情絕不是換個口號和說法那麼簡單。
一切源於實力,這是陳曉奇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沒有工業農業軍事三重實力的保障,沒有自己的地盤和後備力量,他們只會在熱鬧一陣之後就被人家毫不留情的撲殺,連點渣滓都不帶剩的。
而今能夠把這一切亮出來,是看明白了北洋軍閥們地路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們頹勢明顯誰都看得出來,只差有人在上面推上一把,這座輝煌了幾十年地大山就將傾倒,從此之後再難重現,而後自然會有新的勢力崛起取代他,但絕不是他們“復興黨”。
陳曉奇在會上明確指出,未來相當長地一段時間內,他們這些宣誓入黨的人仍將對外保持秘密身份,一切的黨內活動都必須保持絕對的秘密,不可以隨便洩出去,否則下場會怎麼樣,前車之鑑擺著呢。
他更向所有人指出,北伐軍的勝利是不可阻擋、不可改變的事實,在獲得了南方大部分人的支援和北方馮玉祥的支援之下,他們一定會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獲得全國性表面上的統一。之所以說是表面上的,是基於這時代“軍閥”意識的蔓延。不管是控制北方數十年的張作霖的奉軍,還是馮玉祥的部隊,還是閻錫山,甚至是雲貴四川等地的頭們,絕對不會輕易放棄自己手中當土皇帝的資本,如此一來,北洋軍閥倒臺之後,必然興起新的軍閥,而“復興黨”就是要在這大變局中謀求自己的利益。
不急於尋找表面上的風光,代之以事實上的軍事割據和地方霸權,這就是他們所要做的現階段工作之一。如果說以前強大的北洋軍閥動輒百十萬大軍,不是他們才發展數載地新軍所能抵擋的話,那麼到今天。已經事實上擁有五萬以上護衛軍、兩萬商團軍、三萬“土匪軍”,以及無數的民兵的他們,已經初步具有了將整個山東控制在自己手中的能力,一年之後,他們便能夠徹底擁有一支同時抵禦這時代南北兩面軍閥進攻的軍隊,更重要的是擁有了關鍵的經濟基礎、
至此,很多人才恍然為什麼陳曉奇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他們擴大地盤四面出擊樹大旗招兵買馬的行動。他們地口號是什麼,他們的思想是什麼,他們的所作所為為了什麼,這些年的隱忍和拘束又是為了什麼。還不都在等著這樣地機會到來麼?!
他們都不知道,陳曉奇自己知道,未來的發展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擋得住、改變不了的。他只不過是身在其間,盡最大的可能去改變那些原本地讓人憤怒悲哀無可奈何的事實罷了。否則憑他的前知,在這個時代怎麼混都不至於落魄,如此的勞心勞肺還不就是為了這無法說出口的目的麼?
對於他所提出的未來可能掌握大局的南方革命黨的態度問題上,其他人提出疑問。陳曉奇給出地做法是“虛與委蛇”。必要的時候,旗幟可以掛,口號可以喊,稅費可以交,但是軍隊不能動,政策不能變,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
這也符合事實上的軍閥的特徵,這也是他們長久以來準備謀劃的重要佈局之一,這是重大的轉折點。不可在這上面出紕漏。因此歸根結底一句話,“復興黨”還是個地下組織,遠不到打出旗幟地那一天。
不僅如此,針對已經搖搖欲墜的北洋軍閥,越來越瘋狂斂財的張宗昌,有人提出要動手打出去他們。直接趕走他們製造事實上的山東獨立。陳曉奇則擺出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實力所有,與此事兵鋒正盛的北伐軍、馮玉祥和閻錫山以及可能狗急跳牆的張作霖,那十比一的軍事力量就已經很嚇人了,更不用說隨時覬覦在側的日本人了。相對於這頭惡狼,其他列強國家此時也不大可能調集大軍對中國進行攻伐,而日本和蘇俄卻正在等著藉口好插手進來趁亂分一杯羹呢!看看日本人在漢口乾地事情就知道了。他們是想方設法地不讓中國統一,陳曉奇斷言,北伐軍駕臨山東之日,就是日本人出兵山東之時。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會後。“復興軍”開始新的動員。已經壯大到兩個師兵力地他們此時擁有充足的力量擴充自己的駐防地盤。爭鬥最激烈的魯西地區是暫時不動的,只有護衛軍的幾個釘子紮在裡面等待機會。他們的出擊目標,首先是毗鄰江蘇的日照一帶。
按照計劃,再次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