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怎麼做,是他們的事。打算不打算的,那都是沒影的事,到時候再說吧!”
“好吧,既然宋主席心中早有定見,那麼我們多於的話也就不再說。只望你們能夠替咱們中國人漲漲精神,好好的多殺一些鬼子,為咱們中國人出一口惡氣!煞煞那些混賬東西的囂張氣焰!我這裡,便祝您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孟慶後不再多說,就此打住了話頭。
宋哲元站起來,哈哈大笑道:“好!承你吉言,更謝謝陳主席的一番好意,我宋某人在這裡拍著胸脯打包票,不把小鬼子幹趴下了,我死都不退一步!告辭!”
宋哲元走了,帶著他應該得到的承諾,帶走了所有駐在察哈爾的精銳軍隊,去長城一線準備跟日本鬼子來一場殊死搏殺。
孟慶後送他出門,看著這位彪悍熱血的漢子跨上駿馬揚長而去,心中卻是有了不少的感慨。不回到國內,他絕不可能見識到世間居然有這麼多複雜難言的人和事,更想不到自己還能夠參與到這等干涉國運和千萬人生死抉擇的大事件當中,其中滋味真的是難以言表。
他想起陳曉奇對宋哲元等人的評論,頗多感慨。宋哲元和馮玉祥,本質上都是一種人,他們骨子裡最終的念想,便是當軍閥。衛國殺敵的心他們是有的,面臨大難他們也能挺身而出不計生死,但是一旦有了機會,割據稱雄自立一方的念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想法便要佔了上風。
宋哲元為什麼不願意馮玉祥來察哈爾?並非單純是因為馮玉祥的作風不夠好,關鍵是,馮玉祥的目標和他的目標起了衝突。當初馮玉祥倒臺,宋哲元整軍投奔張學良,表面上是張的部屬,實則還不是尋找機會分一塊地盤?去年掌握察哈爾算是得償所望,正是大展雄圖的好時機,偏偏老馮來湊這個熱鬧,還擺出一副老上官的樣子頤指氣使,這當然不爽!宋哲元已經能夠自立一方,豈能再聽那老朽的胡為?若不是看在往日情份上,說不定早翻臉了。
時運不濟啊!剛剛有點盼頭,這馬上就面臨生死大戰,到時候什麼結果很難預料,損兵折將之下還能不能保住這個地位都難說。因此,為安全計,宋哲元要跟陳曉奇搞好關係也不是沒有目的,到時候陳曉奇發話挺他,那也是很管用的。再者,萬一之後有點什麼不對的變故,有了大批軍火增強力量,他想辦事也有把握不是?
這些人,還真是夠複雜的!
222,宋哲元的所有力量全部調走之後,馮玉祥突然暴起發難,奪取察哈爾的控制權,並馬上召集昔日舊部吉鴻昌、方振武,以及前些時間已經準備對他輸誠的姬金源之義勇軍,憑著他這些年闖下來的威望,招兵工作搞得熱火朝天,一時之間人人側目。
不過,對於他的舉動,國內反應還是比較強烈了,很快便有諸多的國內有影響的各界團體對他的抗日行為表示支援和讚賞,甚至還有人專門送來錢財物資表達襄助之情。馮玉祥意氣風發之下,恢復本相,開始對中央的執政失誤和抗日態度比手畫腳,頗多微詞,弄得蔣總司令臉上很不好看。
在224,國聯大會以絕對優勝票數透過,堅持不承認日本在中國領土內武力造成的偽滿洲國時,日本代表松崗洋當即提出,自即日起退出國聯!
日本人敢這麼幹,是他們完全看明白了國聯此時的外強中乾!西方列強主導的國聯不過是實現他們聯合統治世界的工具而已,當他們被史無前例的大蕭條和接連不斷的殖民地事務綁住了手腳之後,已經跟蘇俄達成諒解的日本怎麼還擔心再出現一次“三國干涉還遼”這樣的舉動?且他們這一次是將滿洲國抬上場面,非是日軍佔領吞併,這樣的嘴皮(更新最快wap。16k。cn)子仗,日本人巴不得打上幾百年再說!現在,他們看清楚了中國的內亂和中央政府的軟弱無能,更看清楚了列強的嘴硬手軟,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三天後,日軍再次發動對熱河的進攻!他們糾集
團八萬人和一部分偽軍總共十萬人的兵力,分三路猛**隊方面,早已準備好的三十五萬大軍立刻在各條戰線上圍堵抵抗,一時間殺的天昏地暗。
令人想不到的是,先前信誓旦旦要與陣地共存亡,要與日寇血戰到底的熱河省主席湯玉麟,在三月四日即倉惶率部棄城而逃,據說光家財鴉片拉了四十多車,就這麼輕易的將十幾萬平方公里國土拱手給了日寇,反倒是“盜墓將軍”孫殿英,卻領著軍隊跟日軍對抗了不少的時日,損兵折將方才後撤。
熱河防線驟然潰散,令準備倉促的中國防軍的局勢頓時緊張起來,正在督促七十萬大軍剿匪的蔣總司令不得不親身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