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2 / 4)

小說:帝國的覺醒 作者:冷如冰

於市,數十萬平民慘遭殺戮擄掠,這就是先生的天道嗎?勾結外夷禍害中華,這就是先生的正義嗎?”他貼近對方耳邊輕聲道:“時間也許會證明海禁是個錯誤,但是這絕不應該是和自己民族與國家為敵的理由。作為一個叛國者,你將永世得不到諒解和饒恕,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他轉身慢慢向牢門外踱去,“來人啊,為五峰先生送行!”

“提督大人!提督大人!”李家南匆匆來到李華梅的面前,“我想起來了!倭人說的五峰就是嘉靖年間前橫行於帝國萬里海疆近二十年,後來被帝國浙直總督胡宗憲以招安為名誘殺的巨寇‘五峰大船主’徽王汪直。”

李華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紅著臉低聲道:“帝國的這段歷史我知之甚少,還是給我詳細說說吧”

李家南心頭一凜,暗罵自己此番失了計較,這李華梅提督本是朝鮮國故大元帥李舜臣的義女,對帝國幾十年前的歷史舊案自然不甚瞭解。他連忙賠笑答道:“那時候帝國海防兵備懈弛,再加上朝廷聽信無知儒官的妄語,在沿海各州府實行海禁,雖片帆隻影亦不得入海。儘管如此,海禁越嚴,走私利潤越高,趨利而往的人依舊絡繹不絕,就連成祖文皇帝時的帝國海軍基地雙嶼港也長期成為他們的據點。這些人一方面亦商亦盜,與倭寇也多少有些纏扯不清的關係,甚至於偽作倭人大肆劫掠也時有發生。

“海商中要論登峰造極者則非汪五峰莫屬了。他本名汪直,原是徽州歙縣柘林人,早年前往倭國僑居,利用走私贏利組織起一個龐大的武裝集團,就連海防水師也要避其鋒芒。這些武裝集團與倭國浪人勾結為禍一方,終於激怒了朝廷。由於海商們和當地百姓乃至於官府關係千絲萬縷,三番五次的嚴剿效果並不見佳,而胡宗憲也改變了策略,一面與汪直積極接觸尋求招安,同時在海商頭目們之間大行離間之計,誘使他們分化瓦解甚至自相殘殺,而五峰本人最終也被他誘捕。

“當時朝中對海禁一事仍然爭論不休,因而胡宗憲只是將汪直羈押大獄聽候發落,不料其餘部竟嘯聚如蟻,從海上蜂擁而來與官軍對峙。於是情勢急轉直下,嘉靖陛下震怒之餘下令‘一意剿賊,賊首不赦’,於嘉靖三十八年臘月將汪直斬於杭州。海商們忿於朝廷的背信棄義,對兩浙之地展開瘋狂報復,戚繼光大帥這才臨危受命前往戮賊。不過經此大亂之後,江南地區的海禁到底還是寬鬆了許多,廣州通往西京的航線也得以重新開放。說起來,這還算是汪直對國家的一點點貢獻吧。”

“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李華梅單手撐著下巴,以慵懶的聲音回答:“可廢除禁海令不是西洋行省多少代人一直在爭取的嗎?從這個意義上說,汪直也應該算是開闢帝國航海時代的先行者之一了。”

“大人,千萬別這麼說。”李家南連忙擺手止住她繼續說下去:“即使是在汪直的時代,自滿剌加以西舊帝國的海禁令也是形同虛設。汪直原本可以在新大陸成為一名‘合法’的商人,一位像南泓伯大人、于謙大人、忠武王大人這樣的愛國者,可是他沒有。因為他缺少一種為民族為國家計的抱負,一種統觀全域性的能力和為天下先的氣節,最終選擇了‘要挾官府,開港通市’的不歸之路。海禁是一個錯誤,但如果想用錯誤的方法來糾正,到頭來不但無論如何都沒法成功,於國於民也是莫大的不幸。以至於海商們能力愈大,對國家和百姓的禍害也就愈甚。”

“那麼,那個什麼竹本四郎就是汪直的後人?時隔數十年,他還要堅持向帝國復仇?”

“恐怕正是如此。”李家南道:“傳聞汪直在長崎平戶遺有家室,想不到他們竟能如此隱忍,想來確實令人不敢小覷。”

“好吧,”李華梅站起身來宣佈本次談話的結束:“不管他是誰,帝國的征服大業絕對不能受到任何的阻擾,也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擾!不管他是竹本四郎或者別的什麼,螳臂當車的唯一下場就是被碾個粉身碎骨!”

西元1586年12月2日,筑前國福岡城。

大村純忠身著華麗的唐錦華服,在六名奉旄仕童的陪伴下邁著端莊的步伐緩慢而鄭重地登上天守閣前的禮臺長階。他小心地踏上摻有金絲的大紅南蠻地毯,在兩列金甲羽盔的帝國儀仗兵面前略略止步,恭謹地彎下腰從他們手中交錯的戟鉞下一一鑽過。在這條由各色旌旗和雪亮兵刃組成的長廊盡頭,帝國平倭提督李華梅帶著統帥部的高階軍官們站在獵獵日月雙龍旗下,以天朝帝國所應有高傲神情俯視著他。

“臣大村純忠頓首於大明提督面前,並代吾王恭問天朝皇帝與帝國首相安好。”大村純忠深深吸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