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你的價值來。結果當了比以前更難受。最後一個原本可以繼續出成果的天才變成了一個萬千官僚中的一個。
該做些改變了。劉想了一會。然想到了自己以前知道的職稱。當年很多知識分子了評職稱可是費盡了千辛萬苦。自己可以借鑑一二。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培養出一個專科人才是多麼不容易。要是被官僚機構給“同化”了。自己以後靠什麼來發展科技。
思量了一會。劉浩然對重六說:“我知道你的個性做官還不如做些實事。帶著工匠技師搗鼓東西。”
杜重六咧著嘴笑了:“是丞對我知根知底。”
“但是不做官的待遇又提不上去。不如這樣。我們江南可以設職業級別不同的級別享不同的待遇。”
“丞相。你說的這個這個職級別是怎麼程?”
“例如工匠可以分為良工良造工師上工師技師上技師和主技師。良工和良是給優秀工匠們定的級別如果他們還有突出表現。經過一段學院的學習。就可以授工師以上的級別。而技師以上可以帶領一隊工匠。專門事研製監造等事務。不僅工科如此分。農科醫科也可以如類似。如農科可分良耕良治農師上農師技師上技師和主技師。醫科可分醫工醫士醫師上醫師主醫師。而不同的專科級別享受同的待遇。良工同從九品良造同正九品。工師同從八品。上工師同八品。技師同從七品。上技師同正七品。主技師同正六品。”
“丞相這個法子好。到時我不用去管那破勞事。但是又能當了官。真的不錯。好!”杜重六絕口道。
劉浩然心裡卻苦笑不已在這個時代。你再評職稱不跟官職品軼聯絡在一起。百姓們是不會重視的。所說杜重六怕當個官卻又渴望當官。不過這樣也有個好處。如果把科也分出類似於經濟師之類的級別職稱。那麼百姓們就會知道專於工農醫也能當官。這樣就不會往政考科舉一條死衚衕鑽而且這些別職稱的俸祿主要是由工廠商社和醫院給。國家只需要些補貼就好了。算不上冗官。只是儒家理學那些人又要搗鼓。看來又要做出一些讓步來達成妥協。
事情完畢。劉浩然杜重六細細聊了一些關於火炮的事情。下午便匆匆趕回中書省。與內閣四位大學士一起討論職業級別的細節。俞廷玉卻悄悄把俞通海拉回了家。召集了俞通源俞通淵。切切叮囑了一番。“通海。通源通淵你們要好生自重。切不可持寵驕縱。”
“父親為何這麼說”俞通海不以為然道他的確的寵於劉浩然。其一家更是在江南海軍中佔據主要位置。
“通海。你有出息為父當然高興。可是你不能就此忘乎所以然。我恭據海軍尚書。你為海軍統制。通源通淵又在長江水師身居要職。的確是一門榮耀。可是我卻是日夜戰戰兢兢。”
“父親。出了什麼事嗎?”俞通海不由驚問道。
“你怎麼這麼糊塗?我們俞家原本巢湖水寇。蒙丞相恩賜。這才有了今日。而廖氏兄弟與我們又交情淺。可以說江南水師大半盡出巢湖一脈。你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
“孩兒不知。”
“我等皆是巢湖人士。與合肥相距不遠。算的上是丞相的同鄉。這是的利;我等久為水寇。熟習水戰。丞相當時渡江下。急需水師。這是天時。最重要的是我等與定遠一系雖然同屬淮西一的。但是卻素無往來。相交不深。這才是人和呀。”
“父親思是?”
“陸師與水師歷來水火不相容。你以為常將軍等定遠眾將與我們有私怨呀?”
通…由一驚。遲疑的問道:“父親的意思是常將軍等人故意挑釁我水師。使的兩邊的將士不合?”常遇春等人當然與俞家和廖氏兄弟沒有恩怨。只是平常兩交往不是很多而已。聽到父親這麼一說。俞通海有些明白了。
“丞相天天說制衡。你都記到哪去了?”俞廷玉呵斥道。“這是丞相的帝王之術。我們記在心裡便是了。丞相是念的人。我們做好臣子本分。他是不會虧待我們的。只是我們自己要謹慎。現在是丞相大力推行新政之時。總有些人不服。我家替丞相統領水師海軍。滿門重臣。肯定有人看在眼。所以你們回去後好生小心。好本職就好了。其它亂七八糟的事情就不要管了。尤其是文官之間的事情。你們千萬不要摻和進去。”
通海三兄弟肅然答道:“孩兒知道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理學的未來
帝國的榮耀第一百二十四章理學的未來
鳳七年二月十六日。按照黃曆上說是個聚會出遊的而這一天的江寧也正好是風和日麗。胡從憲籌備已久的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