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用、馮國勝、鄧友德、胡大海等心腹愛將或他們的委託親友二十多人,接見了葉淙溫推薦的十幾位溫州、台州等浙東的商人,這些人原本都是永嘉學派一系,只是學派沒落便轉為以學致用,但是家底不厚,只是小成而已。
但是這些淮西大將們卻是家底頗豐,他們打得勝仗無數,光是按例分戰利品就分了不少,而且定遠軍中軍餉豐厚,倒是積攢了一份錢財。他們聽到丁德興三人將劉浩然的話這麼一說,也覺得正中下懷。這年頭誰會嫌錢少,而且這又是劉浩然指明的光明正大的來錢之路,不怕他人非議。
而這些商人卻看中這些淮西大將的人脈和權勢,這些人可都是跟著劉浩然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而劉浩然又是出了名念舊情的人,只要這些大將不會犯糊塗幹謀逆的傻事,那絕對是一輩子富貴的事情。有了這些人做靠山,做起生意來還不是無往不利?
於是眾人商討了幾日,最後決定下來開辦若干個商社和工廠,確定各自佔得股份,最後皆大歡喜。
劉浩然看著丁德興等人與眾商人相悅對酒,在一旁拉住了葉淙溫。他的權勢自有能人來打點生意,而且憑藉他的眼光,做起生意來自然也是一本萬利。現在正事一了,劉浩然有些話要同葉淙溫念道。
“念祖,永嘉之學雖然在理學士人心裡是講功利的,但是國家不講功利,不達工商,如何富民強國。”
葉淙溫在旁邊恭敬地聆聽著,他知道自己雜考考得不好,但卻被提為探花郎,這完全是因為自己的策論中了丞相的意,因此在別人看來是平步青雲,不但進了翰林院,現在還在工商部通商司行走,飛黃騰達指日可待。而葉溫的成功更是讓溫臺等地文人和永嘉之學一脈倍受鼓舞,更是心向江南,這一點都是方國珍等人始料未及的。
“不過我略讀了一下永嘉之學和水心公的著作,總還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你是永嘉之學的翹,又是水心公的嫡脈,就有責任將此學揚光大。”
“學生受教了。”
“記住了,治政之道不但講利,更要講義,兩缺一不可,方為大道,要做到以道御術。”
葉淙溫默默地記在心裡,劉浩然這是在給自己上課,永嘉之學沒落就在與過於講究功利之術,卻忘記了將此術上升到治國之道,形成一個完整齊備的思想和實踐體系,聽到了劉浩然的一番話,葉淙溫深有所悟,也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以富民強國為本,海納百川,廣集益言,方可成大道。你們永嘉之學不僅要善於經商,更要善於總結經驗,掌握規律。你們地處江南要道,與海外關係密切,西方也有經商之學,你們不妨借鑑一二。想我中華,總有一天會重複榮耀,屹立於天下,屆時我煌煌天朝將不拘於這一隅,更要放眼天下世界,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有容納天地四海、天下有用之學皆為我用的胸懷。”
葉淙溫眼睛不由一亮,拱手道:“學生謹記在心。”
第一百一十六章 細川賴之(一)
帝國的榮耀
第一百一十六章細川賴之(一)
鳳七年(公元1361年)正月十二東海洋麵上行支由九艘大海船組成的艦隊。正在北風的吹動向西南方向行駛著。這是江南海軍第一艦隊。最前的勇敢號。它的後面是旗艦光榮號。依次是武裝商船勇氣號富貴號巢湖號太湖號陽湖號。最後押尾的是決心號。在左翼並行掩護的是毅力號。
這支船隊是於龍鳳六年六月十日從劉家港出。船艙裡載滿了各種商品。他們先駛到琉球島的中轉站。再那裡給駐軍補了一批物資。帶去了家人的書信。然後轉道向北。藉著東南風直趨九州。終於在六月底抵達了博多港。
回到故里的山賀顯郎猶如衣錦鄉。由於他在東南任勞任怨。為盡心囤積日本急需的貨品。並且對於都知司派來的“學生”更是用心教誨。恨不把肚知道的日本朝野知聞和禮儀全部交出來。劉浩然知他辦事勤勉。是便賜了一個提舉市易公事|薄的正九品官職。著他會辦江南與日本商貿事務。下可把山賀顯次郎喜壞了。抱著官封和官服嚎啕大哭了一場。
回到博多。他先派人去聯絡了家人。然後穿上九品官服在船上等著。只見他著曲領大袖花鳥公服。下加一道橫。腰間束以革帶。頭戴展角硬翅頭。腳穿官靴。官派十足。待到他的叔叔山賀多本帶著人上船迎接時幾乎認不出來了。
山賀顯次郎先叫人找了兩根大竹竿把兩幅在劉家港做好的長條幅掛上。只見一幅上書“大宋天朝欽點正九品提舉市易公事”。另一幅上書“奉旨會辦日本通商市。”然後在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