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1 / 4)

“什麼?”申耽和申儀兩人看著李輔那認真的表情,知道李輔並不是在開玩笑。

聯想起來這次兩人是被人陷害,再加上今日李輔前來,申耽與申儀兩人很自然的想到了四個字——殺人滅口。那麼如此看來,這陷害他們的也是眼前地李輔了。

“李輔,我兄弟二人向來帶你不薄,你為何要陷害我二人?”申耽怒吼道。

“兩位誤會了,非是我李輔想要害你們,我李輔也是受命於人,身不由己!”

“你這話什麼意思?”

“你們還是想想你們兩人什麼時候得罪了太子吧!”而後李輔從身後牢頭那裡接過了兩大碗飯菜和一大壺酒,隔著牢門遞了進去,同時說道:“兩位還是先吃一些吧,吃飽了,李某好送二位上路。

襄陽。

“你再說一遍?申儀與申耽兩人因為延誤糧草運輸,畏罪自殺了?”司馬懿一臉不爽地問道。

司馬懿剛要動用申儀與申耽,可是偏偏這麼巧,這二人在這時候死了,而且還是畏罪自殺!

司馬懿細細想來,這申儀與申耽地死裡面漏洞百出。首先這道路不通的事情,人家孟達大軍過就沒事,可是到了申儀與申耽,這路就壞了,前後相差不過數日,這裡面透著一股子蹊蹺。

而且申儀與申耽雖然延誤了糧草,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道路問題,而且並沒有耽誤大軍糧草使用,按照軍中地慣例,這絕對是罪不至死,頂多捱上二三十軍棍罷了。而孟達將申耽與申儀關了起來,也沒有表示要殺二人,二人根本犯不著自己尋死。這是第二個破綻。

另外就是孟達的反應也太過於平靜了。申儀與申耽兩人死了,孟達卻沒有絲毫地表示。作為三軍主帥,手下將領死了,主帥連話也不說一句,仍然是我行我素,該幹啥幹啥,彷彿沒發生過這事一般,這絕對是不符合常理的。

司馬懿將這三個疑點聯絡到一起,終於總結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孟達早就知道這件事情地內幕,說不定這幕後主使就是孟達自己。

“難道是我的計謀已經被孟達識破,所以他才故意給申耽和申儀二人下了這個圈套,除掉這二人?”想到這,司馬懿又搖了搖頭。自己的人才派出去,這申耽和申儀就死了,若是說自己地計謀被孟達識破的話,除非這孟達會未卜先知!

“哼!”司馬懿冷哼一聲:“孟達小兒,就是沒有申耽也申儀為內應,我一樣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斜谷。

劉備命關羽領兵出斜谷,迷惑曹軍,讓曹軍誤以為劉備的主力將會從斜谷而出。

斜谷距離長安只比子午谷遠二百里,而且斜谷與長安之間,只有縣算地上是一個屏障,過了縣,沿河直上便可以到達長安。也就是說只要關羽能夠攻破縣,可以直接進逼到長安城下。

而更重要的是這次領兵的又是關羽,這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才沒多久,哪怕是曹真知道關羽只是偏師而不是主力,也必然會先解決關羽,畢竟這斜谷距離長安太近了,關羽的大軍是燃眉之急。

曹真來到雍州以後,聽聞關羽已經出了斜谷,立刻領兵前往縣抵抗關羽。

相比較起來,關羽兵少,只有三萬人,而曹真雖然被司馬懿帶走了兩萬人,但是手裡面還有八萬人。再加上從長安與縣帶來地一些人馬,曹真的人馬足足有關羽的三倍。

按理說這人少的一方應該處於防守狀態,而關羽則不這麼想,關羽聽聞曹真領大軍已經到了縣,非但沒有避其鋒芒,反而直接領軍挺進到了縣旁邊的五丈原。並且在五丈原安營紮寨。

不得不說,關羽這一步是一招妙棋。曹真發現關羽人少竟然還敢於出斜谷屯兵五丈原,認為關羽必然有所依仗,此時曹真更加確定,劉備的大軍必然也走了斜谷,而且隨後就到,要不然關羽也不敢這麼大搖大擺地駐軍五丈原。

關羽深通兵法,自然知道如今自己這三萬人馬是疑軍,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曹軍地注意力,為劉備出祁山創造機會。所以若是現在慫了,退回斜谷,曹真必然起疑,到時候就無法起到迷惑曹軍的作用了。所以關羽才進兵五丈原。

為了讓曹真更加確信自己身後有劉備地大軍,在駐軍五丈原以後,關羽非但沒有防守,反而擺出了一副進攻的姿態,在第二日便帶著關平周倉跑到縣前叫陣。

關羽敢如此大大咧咧地出來叫陣,讓曹真更加確定劉備的大軍必然在後面,關羽才敢如此有恃無恐。而近十萬人,被人家三萬人堵在門口叫陣,若是不出戰,地確是有損士氣,所以曹真便領著手下將領出了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