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爹是想爭霸天下,那麼就要儘快南下,最好的辦法便是聯絡高開道,與他聯兵攻打河北。河北雖然一馬平川,但因為是平原,糧食產量極高,可以供應大軍的需要,解決如今幽州入不敷出的難題。”
“然後從河北進擊洛陽、山東兩地,只要奪下了這兩個地方,大業就成了一半!”羅成一邊說,一邊用眼睛去瞧父親。
羅藝點著頭,這就是仿效東漢劉秀故事,以河北為根基,進而統一天下了。
“如果,爹沒有爭霸天下的雄心,那麼就要尋一個明主。爹,幽州乃是重鎮,以幽州投靠他人,必定得到他們的重視,不失封侯拜爵!”羅成說道。
羅藝有些奇怪了,兒子這些話,是何人教的?他決定再考一考兒子。“那麼依你之見,該投靠何人呢?”不知不覺中,羅藝的語氣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將兒子當成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了。
羅成咳嗽一聲,“首先說河北竇建德。”
羅成目光掃過薛家兄弟,見幾人有些緊張的模樣,他不由淡淡一笑,道:“此人發展迅速,已經已經佔據了河間、清河、平原、渤海等郡,帳下有劉黑闥、劉雅、曹旦、王伏寶等大將,兵馬總計有二十五萬,勢力不小。”
“但依我看來,竇建德雖然勢力不小,但他出身低微,很難得到世家大族的效忠。而且,說是二十五萬人馬,實際上有四五萬的老弱病殘。”
薛萬徹冷哼一聲,道:“竇建德此人,我恨不得生吃了他!”
羅成一笑,又道:“小子只是說一下可能,但實際上,以竇建德的勢力,爹投效他,毫無益處。”頓了一頓,又道:“再說瓦崗李密,自從他殺死翟讓之後,瓦崗一直不安,前些日子更是有人勾結了李胡商造反,由此可知,李密已經不得人心。”
羅成的言下之意,李密自然也不是投效的物件。
“其他勢力,只有洛陽朝廷、蕭梁國、成都朝廷和李唐勢力較大,什麼張善安、林世弘、李子通等人不過是一些小丑,鬧騰鬧騰,翻不起大浪。”羅成又說。
薛萬鈞插嘴道:“宇文化及弒君之後,至少有二十多萬禁軍,實力也不可小視。”
“雖然實力不小,但畢竟是弒君之賊。大隋雖然沒落,但餘威仍在,會有不少勢力藉著為楊廣報仇的名義攻打他,他註定長不了。”羅成道。
羅藝臉上露出喜色,想不到兒子年紀輕輕,竟然有這般見識。他鼓勵道:“成兒,你再說說其他勢力。”指的的是洛陽朝廷、蕭梁、成都朝廷以及李唐。
“爹,那我就說說淺薄之見吧!”羅成說道,端起酪漿喝了一口,說話太久,口乾舌燥。
“先說洛陽朝廷,他是最弱的,在瓦崗李密的攻打下,可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早晚被瓦崗李密所滅,爭霸天下,只能是幻想!”此時的羅成並不知道,世事變幻無常,不久之後,王世充給了他一個大大的驚喜。
“再說蕭梁,蕭梁是南北朝西梁後人所建,有一定號召力,但他建國之地在荊襄,此地雖然富饒,但地處長江中游,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群雄虎視眈眈,他四面受敵,也難有所作為。”
這就排除了兩個,還剩下兩個,不僅是羅藝,薛家兄弟都仔細聽著,難道剩下的兩個勢力才是投奔的物件嗎?
“成都朝廷,有巴蜀、漢中,皇帝是曾經的大興留守代王,後來的皇太孫,是大隋朝廷最有資格繼承皇位之人,他佔據了大義,是爭奪天下最為有利之人。”
薛萬淑問道:“那麼,你看好成都?”
“不,我並不看好他。成都朝廷雖然佔據了大義,可是誰都知道,巴蜀道路異常艱難,出兵不便。漢末之時,諸葛武侯便是想要靠巴蜀和漢中為基業,恢復大漢江山,可是結果怎樣呢?”
羅成笑了,笑得有一些詭異,“爹,請恕孩兒直言,我並不看好成都朝廷,因為他如今的情形和漢昭烈帝沒有什麼不同,而且,皇帝不過是一個少年,他能比得上昭烈帝的雄才大略,比得上諸葛武侯的謀略嗎?”
薛萬徹有些不服氣,道:“可是我聽說大隋陛下曾經大破李淵,足以證明他的才能。”
羅成搖搖頭,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昔日漢高祖屢戰屢敗,最終還不是建立大漢天下,四百年的國運豈是楚霸王能比?而且,李淵最終還是佔據了關中,奪取了長安,使得隋軍被迫南撤,如此看來,隋帝有什麼才能?!”
薛萬徹漲紅了臉,他的父親是隋臣,他對大隋自然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不過隨口一問,卻被羅成反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