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讓諸將離開,各自按照部署禦敵。蘇定方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竇建德,但最終什麼也沒有說,匆匆離開了閣樓。
竇建德目視著諸將匆匆離開的背影,心中著實不安,雖然成功激勵了士氣,可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竇建德還是沒有多大的信心。
諸將離開之後,竇建德收回了目光,看著凌敬和宋正本兩人。
“凌先生、宋先生,如今夏國名存實亡,樂壽覆滅在即,在老朽身死之前,要向兩位多年來的輔助深表謝意。”竇建德說道。
宋正本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他正要說著什麼,只聽凌敬悠悠嘆息了一聲:“原來如此!”
只是簡單的四個字,宋正本立刻明白了凌敬的意思,他搖搖頭,道:“夏王,果然是這樣。”
竇建德苦笑一聲,道:“此計是夫人所獻,想不到被兩位先生看穿。”
凌敬搖搖頭,道:“夏王,值此危難之際,我不能為夏王分憂,實在是慚愧!”
宋正本卻道:“夏王妃機智過人,此計大妙!”
竇建德嘆息一聲,道:“此計雖然不錯,可是在如今的情形下,最多不過多支撐一天。一天過後,恐怕夏國就此灰飛煙滅!”
凌敬一愣,心有不甘地問道:“夏王,難道大隋天子真的不能趕來支援嗎?”
“這個我也不清楚。”竇建德嘆息一聲,苦澀地搖搖頭,道:“大隋天子的確在趕來支援的路上,可是如今他在何處,什麼時候能趕到這裡,至今仍是未知之數。”
宋正本默然不語,一時之間,三人陷入了沉默,空氣似乎凝固了,讓人的呼吸,變得格外困難。
凌敬咳嗽一聲,道:“我曾聽說隋帝是重情義之人,或許他的大軍就在趕來的途中,只有繼續堅守,才能等到援軍。”凌敬這番話,只不過是想打破一下沉悶的氣氛罷了。
宋正本聞言,點點頭,道:“不錯,既然沒有了退路,唯今之計,只有力拼而已,時間越長,隋軍趕來的希望越大,夏國生存的希望也就越大。”
竇建德聽到兩個謀士都如此說,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
這時,竇紅線走了過來,道:“爹,我也要出戰。”
竇建德看著女兒,心中嘆息了一聲。他知道女兒的心意,可是他又不願讓女兒前去冒險,這在他的心中是無比糾結的。如此想著的時候,遠處吹響了號角,唐軍在短暫的休息後,再度發動了進攻。竇建德明白,這一次唐軍的進攻必將是雷霆一擊。
竇建德快步走了出去,突然,他停住了腳步,回頭看著女兒,道:“線兒,你到爹的身邊來。”
竇紅線不明所以,邁步走了上來,道:“爹!”竇建德深深呼吸了一口氣,憐愛地看著女兒,心中暗暗做出了決定,如果形勢不妙,就將女兒一刀殺了。死了也就一了百了,總比活著讓人抓住,受盡侮辱的好。雖然親手殺死女兒過於殘忍,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若不是迫於無奈,竇建德也不會如此。竇紅線不明白父親的意思,不免就是一愣,這時,竇建德嘆息的一聲,快步朝著前方走去。竇紅線看著父親離去的背影,略略猶豫,緊緊跟了上去。
第四十七章 突圍
鼓聲再度響起,吃過了早飯的唐軍在略略休息之後,再度對夏軍的防禦展開了攻擊,秦叔寶、尉遲敬德等人的身上已經佈滿了鮮血,但兩人依舊不肯休息,依然在奮力死戰。作為後來歸附李世民的大將,兩人付出的心血的確比旁人要多。
無盡的廝殺中,一向冷靜的李世民也有些動容了,這場廝殺下來,除去被淹死的漢東軍,唐軍和夏軍的傷亡至少在兩萬人以上。李世民自從打仗至今,尚未見到過如此慘烈的戰鬥。
與西秦薛舉,李世民採取的鬥智,與西秦軍消耗糧食,恰好薛舉身死,一向殘暴的薛仁果繼任西秦國帝位,諸將紛紛反叛,薛仁果被擒,死在長安鬧市口。這一戰,李世民沒有攻城。隨後與劉武周的對決,李世民則是堅守柏壁,等到宋金剛缺糧而退之時,李世民帶兵疾行,一日走出數百里,在唐軍得不到充分休息情況下,也將宋金剛逼入了絕路。介休一戰,李世民沒有耗費多大的精力,就讓尉遲敬德和尋相拱手將介休獻出。
對於李世民來說,河北這一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攻城戰,在遇見夏國頑強抵抗的同時,也在考驗著他的指揮能力和沉著,在佔據如此大的優勢之下,李世民決然不會撤退。
不過是兩萬人的傷亡,他李世民還承受得起,更何況參與廝殺的,多是幽州兵,他所率領的關中兵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