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部分(3 / 4)

小說:資料三國 作者:無邊的寒冷

。他們二人剛才在前院見到陷陣營殺入了府中,便想到夏侯德房中偷些金銀細軟趁亂逃跑,卻沒想到夏侯德已然起身,無奈之下才與夏侯德一同逃命。此時見夏侯德不但是個累贅,還要揚言要殺自己,兩名曹兵便動了殺機。

一名士卒對夏侯德道:“夏侯將軍,你重傷在身恐無法離城,何不早降?”

夏侯德聞言更怒,大罵道:“我夏侯氏與曹氏一體,哪有降賊之理?你敢投降,看我不殺你!”

另一名曹兵見夏侯德不降反而還要殺人,不由冷笑道:“夏侯德,你已然是個廢物,還逞什麼威風?不如將你的大好頭顱借與我等向國師獻功,換一世榮華富貴。”

“你敢!啊~”夏侯德話沒說完,兩名曹兵已然拔出佩刀,手起刀落砍在倒地不起的夏侯德身上。二人砍死夏侯德又割了首級,這才返回前院邀功請賞。

高順、周倉很快便領陷陣營將府中曹軍鎮壓,剛要到後院去尋夏侯德,便見兩名曹兵提著夏侯德首級前來投效頓時大喜。夏侯德一死,城中沒了主帥,高順、周倉順利接管四門,控制了許昌。

當南燁、李儒領著大軍回到許昌之時,典韋、馬雲騄等將早已先繞道而回,城上也換了南燁旗幟。南燁入城之後論功行賞,李儒這才知道南燁竟然只用了一千人馬就攻破了一萬大軍駐守的許昌,還斬了兩員大將,心中無比敬服。

李儒先後追隨董卓、曹操,便是因為二人夠強。在南燁展現出了絕對的實力之後,李儒便下定決心追隨南燁。畢竟在這亂世之中,追隨仁義之主並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只有追隨強者才能有安全保障。由於李儒之前的名聲太差,投靠南燁之後便改名李孝儒為南燁效力,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卻說劉備一路人馬兵分三路,劉、關、張各領一路,去取幷州,先後攻克太原、上黨、樂平、西河、雁門、新興,六郡44縣。而後兵合一處。

諸葛亮對劉備道:“主公可留雲長領五萬兵馬守幷州,我等速取兗州。”

劉備猶豫道:“我與國師有約,我等取幷州,國師取兗州,如今怎可背信,去取國師之地?”

諸葛亮勸道:“國師若已取兗州,我等自然不可再取。若國師無力取兗州,我等便是取曹丕之地,又有何不可?”

劉備這一路上見諸葛亮連番用計,三路分兵,迅速平定幷州,便覺得南燁人馬肯定沒有自己這邊手腳快,此時趕到兗州,多半兗州還在曹丕控制之下。劉備此時回想起諸葛亮一路緊趕慢趕,恐怕就是為了取了幷州之後再取兗州,這讓劉備心中有些不舒服可是卻無法責備諸葛亮,畢竟諸葛亮也是盡心盡力為了自己攻城略地。

思考片刻之後,劉備問諸葛亮道:“我等去取兗州,若是國師責怪又當如何?”

諸葛亮早有與南燁連橫之意,聞言笑道:“國師責怪便將兗州之地贈予國師便是。主公便說是替國師取兗州,想必國師不會為難主公。”

劉備聞言心中一喜,暗道諸葛亮神機妙算。這一招以退為進當真厲害,劉備不但可落下仁義之名,而且不會與南燁交惡,最重要的是以南燁的脾氣,肯定不會白要劉備打下的地盤,到時候不但不會為難劉備,恐怕還會給出不少好處。

心中雖然已經認同諸葛亮,可是劉備還是詢問關羽、張飛道:“二位賢弟以為孔明先生之策如何?”

關羽、張飛知道,劉備有此一問是因為他們二人與南燁的私交不錯,此計多少有些算計南燁的地方,劉備是怕他們心中有疙瘩。關、張二人確實與南燁有交情,可是他們與劉備的交情更深。人與人之間總有遠近親疏,劉備讓他們去殺南燁,他們或許下不了手,可是劉備若與南燁起了爭執,他們心向劉備也是肯定的。諸葛亮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此次只打曹丕,不打南燁,而且南燁若是索要地盤儘可歸還,也算是十分仁義了。因此關、張二將並不反對,皆稱此計甚善。

劉備見麾下文武統一了意見,便按諸葛亮之言留關羽帶兵守幷州,自己親率五萬兵馬往兗州而來。大兵剛進兗州遇到第一座城池,劉備便是一驚,因為城上已然插滿了南燁旗幟,城頭帥旗之上寫著一個“趙”字。

諸葛亮同樣心中一驚,兗州是曹操起兵之地,兵馬、人口全都不少,又有陳留重鎮。南燁取兗州雖然佔著路途較近的優勢,可也有分兵之後兵力不足的弱勢,如今竟然能在劉備兵到之前拿下兗州,可見其實力強悍。

城中趙雲早得探馬回報,知道劉備大軍到此,便走上城頭向劉備行禮道:“趙雲拜見關中王!我已在此等候多時,專為傳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